上圖畫的是,王三豐的小孫子跟隨大人來勞動改造的場所看望爺爺,從小就生活在城市裏的小家夥看到驢,覺得很新鮮,說要騎,便騎了。可他卻是倒著騎的,並不是要學張果老萬事回頭看,而是不會騎,搞不懂倒順。然而,當他發布“走”的命令時,驢並未立正齊步走;當他想讓驢停下時,驢也不聽他的招呼,該幹什麼還照幹什麼,配畫詞說了:“叫走它不走,讓住它不住,不懂人話,它是個驢。不聽指揮你莫氣,要讓它明白,得請個‘翻譯’!”
倒騎驢,人的方向和驢的方向就不同了,驢的前進,便是人的倒退,人要前進,隻有讓驢倒退,可是,當騎手缺乏權威性時,驢並不聽他的,“不懂人話,它是個驢!”是真不懂?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可能的,因為驢就是驢,即使是最善於教育的孔老夫子,也無法使驢聽得懂人話。可看畫中那驢的眼睛,大約還有例外,它瞪眼看著小騎手呢,也許不是不懂,而是欺他幼小。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裝睡的人叫不醒,看來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要讓它懂,得請“翻譯”。“翻譯”是什麼?看畫中就知道,王三豐手裏拿的,是根可以當鞭子使用的樹枝。
僅僅是驢的故事嗎?回想一下,這時的王三豐,是在勞動改造的場所,不久前的地委副書記,卻被一幫分不清東南西北的所謂“革命者”成天呼來喚去,龍臥沙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麵對那些“聽不懂人話”的,他有話無處說,有理無處講,他不想有一個強有力的“翻譯”?我們隱隱約約從中體察到了別樣的滋味……
在人矮簷下,最考驗人的智慧和品格,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然要既保持品格,又保證安全,非得有大智慧不可。其王三豐,直而不剛者也!
喂肥了你不得活喂瘦了我不得活
王三豐在豬圈呆久了,也和豬聊天兒:“豬啊,豬,我天天喂你,可你知不知道,喂肥了你不得活,喂瘦了我不得活,咱們這是你死我活的交情啊。”
對豬拉二胡
省組織部副部長梁光第帶著解放幹部的秘密使命到專政隊來視察,王三豐正在豬圈拉二胡。梁光第見他在這種地方還能自得其樂,心裏頗感慨,笑問:“怎麼,你對牛彈琴呢?”
王三豐一回身看見了,說:“報告領導,不是對牛彈琴,是對豬拉二胡。”
領導優先
丁義川造反起家,由中學生而地委常委,聽王三豐語中帶刺,亦奚落道:“老王,你和‘黑翠花’(指豬)們一塊兒混了這麼長時間,沒有揀個漂亮的給你當情人?”
王三豐一笑:“領導優先。丁常委挑剩下了我再考慮。”
“九鳴禽”青龍偃月刀作弓,丈八蛇矛當箭,心瞄北鬥,身在豬圈,一曲彈罷淚如線,問豬郎、牛郎,鴻鵠去,可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