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對於封閉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對於雖然取得了新政權卻被敵對勢力封鎖了幾十年再加上長期的自我封閉,無疑是個大考驗。在這個考驗麵前,大多數的老幹部都犯過糊塗,王三豐也不例外。
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一般都會有個從形式到內容的過程。改革開放初期,對新事物比較敏銳的年輕人,首先是從喇叭褲和尖頭鞋起變化的。喇叭褲和尖頭鞋對中國的進步並無實質性意義,但它卻是中國人接觸新事物的開端。樹苗上是不結果子的,但如果扼殺了樹苗,果子就永遠沒有了。
王三豐的可愛在於,他犯了錯誤知道改正,在認識到自己錯了後絕不堅持錯誤,諱疾忌醫。當改革一步步深入,新事物不斷湧現時,他也漸漸地認識到自己以前是保守了,但這幅畫裏,他還在錯誤的認識裏,思想沒解決問題,指責起喇叭褲和尖頭鞋來,他也是義憤填膺、理直氣壯!
值得一說的是王三豐對待小兒子的態度,家庭裏的家長製,其實是社會上的封建製的延續,在家裏如何對待子女,在社會上就會怎樣對待下屬,有的人態度不同,隻是克製的原因,並非思想根源的不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找衣服
王三豐回家,見小鋒仍是尖頭皮鞋喇叭褲,他心裏氣,裝作沒看見。王小鋒也憋著勁不說話。王三豐要換衣服,卻找不到,史若馨問小鋒,王小鋒說:“我拿給龐大龍穿了。”史若馨生氣了:“那你爸找半晌,你咋也不吭一聲!”王小鋒一擰脖子:“他又沒問我。”
革命服
王三豐生氣:“龐大龍是幹什麼的?他自己沒衣服?”王小鋒說:“他剛放出來。”王三豐聽“剛放出來”,知道不是什麼好人:“你跟那種人攪在一起,還把我的衣服給他,你想幹什麼!”王小鋒說:“我想把他改造成好人,你那麼革命,衣服當然也革命,給他穿,他不也革命了。”
史若馨怕父子倆再鬧僵,罵小鋒說:“你也是胡來,穿件衣服要能變成好人,還要監獄幹什麼!”王小鋒抻抻眼皮:“這是我爸的觀點。我穿個喇叭褲,他說我成壞人了,那讓龐大龍穿他的革命服,不就變成革命人了!”
家長
電話響,小鋒抓起問:“找誰?找王廳長啊,不在。”把電話掛上了。王三豐氣壞了:“我明明在,你為什麼說不在!耽誤了工作你負得起責任麼!”
王小鋒說:“耽誤了工作你去問國務院,為什麼規定上班下班時間,你要幹工作,幹脆在單位住著得了,還回家來幹什麼?在單位你是廳長,在家裏你給誰當廳長?”
“虛花悟”人生敗筆,老革命遇到新問題,看不慣奇裝異服,老來常把眉蹙。式樣有魔力?果如是,何不給犯人穿上“革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