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搖羽毛扇的王三豐(1 / 2)

任何人,隻要沒當皇上,就會有上司。碰上好上司,那是你的福分,感謝上帝吧。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福分,一個人一生大約都要碰上不止一個的上司,偶爾有個與你貼心的不奇怪,可個個都與你貼心隻怕不容易。

開順風船,人人都會,好舵手會使八麵風,風不順時,如何“使”?如果碰上故意刁難你的上司,你一時興起,逞匹夫之勇,逆流而上,想與他來個魚死網破,勇則勇也,置你的前途於何地?置你的家人於何地?置你的事業於何地?

上司的刁難,王三豐也遇到過,他倒也並不具有上可致君為堯舜的才氣,但卻能既保持了自己尊嚴,又辦了該辦的事。

這卻有些難,要知道,上司刁難,無論是有意的找碴,還是無意的誤會,下屬都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有時不好解釋,有時不能解釋,保住自己不受傷害已經不容易了,還要把想辦的事辦成,豈不是小羊指揮老虎拉車!王三豐是怎麼辦到的?小說裏有較詳細的記敘,這些漫畫裏也可以看出些端倪。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上司,有時候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某種“上意”,可能是製度,可能是規定,可能是思潮,可能是運動……這種時候,往往比碰上某個具體的上司更難處理,因為那會比任何一個個人都強大。王三豐也遇到過,然而他並不氣餒,而是運用“四兩撥千斤”的手段,使其改變方向……

大筆杆子

曹兀龍見出了意外,傻了。滿腦子的火在燃燒,幾乎不能思考,連丁義川的囑咐也忘了,沒提靳向東,卻以陳召鳳和汪天鵬來對抗。此舉徹底斷送了“曹孫聯盟”。而陳召鳳、汪天鵬很快都被否決。

孫鐵懸著的心落到了肚裏,幸災樂禍地看著曹兀龍,別人發言批駁陳召鳳或汪天鵬,他隻簡短的幾個字:“同意老劉的意見”,或者“同意老楊的意見”。

王三豐似乎不關心會上的情況,隻翻著曹兀龍的那份報告,不時自言自語:“寫得不錯!這人是個大筆杆子!”

曲折前進

劉鍾來送行,說:“這次陳玉璽的事兒,王書記辦得好!”

王三豐說:“如果大家都像你,一硬到底,都折了,還能辦這樣的好事兒嗎?應該向水學習,要學會曲折前進。”

兩軍相遇,智者勝

楊子厚在旁,王三豐拍拍他的背:“老楊,你是個正直人,勇於講真話,但鬥爭藝術簡單了點。我問你一句話,兩軍短兵相接,靠什麼取勝?”

楊子厚說:“那還用問,兩軍相遇,勇者勝!”

王三豐說:“我改一個字:兩軍相遇,智者勝!”

“戰地黃花”一壁廂火燒赤壁,一壁廂樓台賞戲,心急的痛哭將死軍滅,性慢的細嚼詞品味,同台演出文武戲,筆杆子大小,在心裏,不在眼裏。

這幅畫,是王三豐恢複地委副書記職位後的第一戰,看小說就會知道,此戰無疑是一次小小的“火燒赤壁”,然而,搖鵝毛扇的不是諸葛亮,卻是這位貌不驚人的王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