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還是人際關係,都有狐假虎威的情形,也就是小狗後麵有大狗的情況,狐和小狗不可怕,但它們身後的虎和大狗就得引起足夠的注意。表麵上看,這是王三豐和老找他碴兒的造反起家的年輕的地委常委丁義川的“爭嘴”,但鋒芒所及,卻超出了現場人物,不是無中生有。故事的來龍在水泉縣,去脈卻在地委常委班子裏。
王三豐剛剛從水泉縣回來,他在那裏導演了一場漂亮的“火燒赤壁”,雖是水泉縣委的鬥爭,根子卻在地委,是地委的不同領導支持著縣上的三派,才形成了縣上鬥法,地委發力的情形。因此,前台人物受外傷,後台人物就會受內傷。王三豐滅了曹兀龍的威風,受震動的卻是地委熊書記,而他使用的招數卻不是自己的,是借和熊書記穿一條褲子卻和熊兩個腦袋的丁義川的囑咐發力的。也就是說,他把大狗的爪子塞到了小狗嘴裏,小狗以為咬的是王三豐,但感到痛的卻是熊書記。
事情變得好笑了,但對當事人來說,並不好笑,弄不好還有些可怕,這說明,嘴上說連小狗都怕的王三豐,實際上連大狗都不怕——讀者看到的,是一個“棉裏藏針”的人物!
短報告
指揮部為王三豐召集了歡迎會,副處以上負責人全到了。副指揮、處室負責人、分部負責人都致了歡迎詞,表態的表態,彙報的彙報,仿佛人人都想把心肝肺扒出來獻給新領導。最後主持人又嘮叨了一通,才說:“現在,大家鼓掌,請王總給咱們作報告。”
王三豐站起來:“我有個綽號,叫‘廢話簍子’,但我卻喜歡開短會。我廢話多,卻不喜歡聽廢話。會已開了兩個多小時,我怕我的廢話簍子打開收不住,所以今天隻講兩個字:散會!”
餿飯餿菜
散會後,郝薔笑說:“王總今天的報告很精彩,很特別,隻是太短了。”
王三豐說:“現在的領導講話,就是餿飯餿菜,吃多了反胃,咱不能給人好處,至少不能害人吧。你說‘精彩’、‘特別’,不就是因為短,要吃得人人反胃,你還會說精彩、特別嗎?”
舊製
工地上每天要“早請示”:唱《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語錄歌》,領讀“最高指示”,高呼“萬歲”,之後才能各赴工地,非常耽誤時間。
王三豐說:“這是形式主義,廢除。”唐如鬆副指揮說:“這是早先留下的製度,廢了好不好?”王三豐說:“清朝的製度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能廢除?”
“鸚鵡曲”講話如同放唱片,炒的都是剩飯,全無自己觀點。說難聽你是架錄音機,說好聽是個播音員,飯熱三遍比醋酸,難怪聽眾掩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