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六月七日 清晨(1 / 2)

六月七日甲寅

高懷恩和折得源藏身的地方,是白馬嶺外的一個隱秘的小山凹。高懷恩不象折得源那麼說睡就能睡,一直到繁星滿天,聽著不遠處那白馬河的潺潺流水聲,他才終於停止了胡思亂想,也支持不住眼皮的打架,重重地跌入了夢鄉,那流水聲越來越響亮,然後是引龍直整齊有力的鼓樂,和“萬歲!”的呼喊聲。

殿前都虞候、排陣使崔翰用五色旗指引著宋軍在太原西城下一字排開,一隊威武莊嚴的寬衣天武官引導著劍舞班出現在太原城下。

按照大宋祖製,朝庭下發兵樣,各州府符合條件,身高力大、武功高強、悍勇好鬥的,都要選送入禁軍,甚至是鄉裏惡霸、江湖巨匪、山中大王,也有機會加入。如果說禁軍是百裏挑一,上四軍的殿前司日騎馬軍、天武步軍,侍衛馬軍司的龍衛馬軍和侍衛步軍司的神衛步軍是千裏挑一,而劍舞班則是真真正正的萬裏挑一。

那些壯漢無不是袒露上身,手執一把利刀,隨著鼓樂響起,劍舞班指揮使一聲喝叫,劍舞班開始了揮刀砍、劈、刺、挑,動作雖然簡單,難得的是,劍舞班有五百人之多,但隨著鼓樂的強、弱、輕、重而變化,整齊劃一,流暢連貫,自然生出憾人的氣勢,讓人為心折。

鼓點聲幾經轉折,突然,一下變得急促而密集,那些壯漢開始交互遊走,手中的刀快舞成了花,陣形明明密集緊湊,卻如同滿塘亂竄的魚兒,沒有兩把刀會碰在一起,也沒有誰被劃傷。

指揮使又是一聲喝叫,隻見利刀紛紛脫手,飛到了空中,城上城下的人不覺一聲驚呼,壯漢們齊聲呐喊,各自用頭、肩、背、手接住了利刀,鼓樂嘎然而止。

鈞天廣樂開始響起,一個旗手敏捷地爬上了旗杆,那旗杆比太原城上的旗杆還要高,而旗手不徐不急,手足並用,在杆上遊走般爬向杆頂,在越來越激昂地打氣聲中,旗手轉眼間已經到了杆頂,金龍旗迎風展開,鼓樂也突然激昂亢奮起來,官家出現在望樓上,城下宋軍的情緒沸騰到了頂點,“萬歲!”的齊聲歡呼中淹沒了太原城。

太原城門緩緩地打開,一小隊北漢騎兵偷偷地溜了出來,雖然沒有打著認旗,但是為首的大將卻是每一個宋兵都熟悉的楊業。

官家越過眾多伸長了脖子的班直,還有那個在攻城中腳底板中了兩箭,最喜歡嗷嗷叫的天武軍校荊嗣,用他一貫溫和平靜地語氣說:“懷恩,去陪那老家夥玩玩吧。”

在眾多兄弟嫉妒如仇的目光中,高懷恩緊了緊束甲絆,扶了扶兜鍪,提上馬槍,上了馬,驅趕著馬兒來到陣前,感覺自己就象是前代第一好漢李存孝,鐵槍王彥章也行,總之,這是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來了。

楊業看見他單人獨騎,也撂下隊伍,右手夾槍迎了上來。兩騎越來越快,高懷恩手中的槍舞出一片片槍花,試探著楊業的虛實。

對槍的一刹那,楊業隻是被動地一架,擋住了高懷恩眼花繚亂的一槍,兩馬正要錯過,高懷恩敏捷地揮動手中鐵鐧,朝楊業肩膀砸去,楊業舉槍一擋,鐵鐧砸中槍杆,兩人都是身子一震,各自向前衝去。

高懷恩掉轉馬頭,正在遺憾這老家夥不敢跟他硬拚時,突然發現情況不妙,楊業竟然丟了槍,左手從弓袋取出一張大弓,右手從箭袋抽出一支羽箭,同時加速向官家衝去。

高懷恩一陣憤怒和忙亂,他急忙扔下馬槍,取出弓、箭,對準楊業後背就是一箭,那箭穿透了楊業的背甲,重重地釘在了楊業背上,可是,楊業還是繼續向前直衝而去!高懷恩不明所以,又抽出一支羽箭,慌亂之中,他全力引弓,竟然將弓“哢擦”一聲,拉斷了!高懷恩徹底懵了,他手足無措地望著遠去的楊業。

禦龍弩直在指揮使的喝令聲中,一排弩箭直射出去,幾隻箭羽直接射中了楊業和他的戰馬,可是,楊業仍然安然無恙!很快,楊業進入了弓箭的射程,他迎著撲麵而來的箭雨,張弓搭箭,對準官家就是一箭!

“不!……”

高懷恩高叫了一聲,驀然驚醒,折得源正坐在他對麵,手中握著酒葫蘆,目不轉睛地盯著他。

“又做惡夢了!”,高懷恩一邊解釋,一邊起身,活動筋骨,舒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