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團圓(1)(1 / 3)

在聖·克萊爾家中,光陰一寸一寸地流逝,生活又恢複了以前的平靜。

聖·克萊爾曾不自覺地把他一生的樂趣和希望都寄托在伊娃身上。他為了伊娃而經營他的產業,為了伊娃而計劃和安排他的時間;他為伊娃做這做那——為她買點東西,做點什麼修改、變動、安排等等,長期以來他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所以,伊娃死後,他好像想什麼、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誠然,還有另外一種生活——這一種生活,一旦你信了它,便會使原本索然無味的生命變得莊嚴而有意義。這一點,聖·克萊爾心裏一清二楚。每當他萬念俱灰的時候,他就聽見那稚嫩的孩子的聲音召喚他進入天堂,看見那隻小手給他指出生活的道路。然而,他陷入深沉的悲哀中——他不能自拔。他有那樣一種天性,可以憑直覺和本能感知宗教,與那些庸俗和講求實際的基督徒比較起來,他對宗教的理解更為深刻和透徹。有些人一生對靈性問題毫不在乎,但是對於它們之間的奧秘和微妙關係往往具有特有的領悟和體會。因此,穆爾,拜倫和歌德等人在描述宗教感情時說的話,通常比一個終生受宗教感情支配的人更為精辟。在這些人的心目中,漠視宗教是更為可怕的背叛行為,是更大的罪孽。

盡管如此,聖·克萊爾在許多方麵都與以往截然不同。他虔誠而仔細地閱讀小伊娃那本《聖經》;他冷靜而實際地思考他和仆人們之間的關係——這都難免使他對自己過去和現在的所作所為感到厭惡。他回到新奧爾良之後不久所做的一件事,就是為使湯姆獲得自由而采取必要的法律步驟。一旦手續辦完,就大功告成了。在此期間,他與湯姆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在這廣闊的世間,隻有湯姆是最能使他聯想起伊娃的人。他總是堅持要湯姆留在身邊;而且,盡管從前他對把內心的情感埋得很深,現在卻將他的心聲向湯姆傾吐了。誰要是看到湯姆形影不離地跟隨在年輕的主人身後時臉上流露出的關切忠厚的表情,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我說,湯姆,”聖·克萊爾為湯姆的自由開始辦理法律手續的第二天,對他說,“我快要使你成為自由人了,好吧,把你的行李整理一下,準備啟程回肯塔基。”

湯姆立刻喜形於色,並舉起雙手,對天高呼:“謝天謝地!”聖·克萊爾見此情景,很不高興。湯姆這樣急於離開他,使他微感不快。

“你在這裏並沒吃過多少苦,為什麼如此興奮呢,湯姆?”聖·克萊爾冷冷地說。

“不,不,老爺!不是那麼回事,是因為我要成為自由人了!我高興的是這個呀!”

“咳,湯姆,就你個人來說,你不覺得在這裏比你成為自由人,日子過得更舒適嗎?”

“不,才不呢,聖·克萊爾老爺,”湯姆用力說道。“不,才不呢!”

“可是,湯姆,單靠幹活,你絕不能像現在這一樣穿的這樣好,日子過得這樣舒服啊。”

“這些事我都知道,聖·克萊爾老爺;老爺對我再好不過了。可是,老爺,我寧願穿破衣服,住破房子,一切都破破爛爛,但都是我自己的,也不願意什麼都很講究,卻是別人的。我寧願這樣,老爺,這是人之常情吧!”

“或許是吧。湯姆,一個月後你就要離開我了,”他惆悵地補充說。“至於你為什麼不該走,誰也說不清。”他用比較愉快的語氣說。然後,站起來,開始在地板上來回踱步。

“隻要老爺還在痛苦之中,”湯姆說,“隻要老爺需要我,隻要我還有用處,我就留在老爺身邊。”

“隻要我還在痛苦之中,你就不走嗎,湯姆?”聖·克萊爾淒涼地望著窗外說,“我的痛苦何時才能休止呢?”

“老爺皈依了基督,痛苦就會消失了。”湯姆說。“你真打算在這裏等到那一天嗎?”聖·克萊爾轉身把一隻手搭在湯姆肩頭,微笑著說道。“啊,湯姆,你這個心軟的傻瓜!我不會讓你挨到那一天。回到你的老婆孩子身邊去吧,代我問候他們。”

“我相信那一天會來臨的,”湯姆眼含熱淚,深情地說,“上帝還交給老爺一項使命呢。”

“一項使命,呃?”聖·克萊爾說,“好吧,湯姆,你說說看呢,是一項什麼使命,我洗耳恭聽。”

“就連像我這樣苦命的人,也從上帝那裏接受使命;聖·克萊爾老爺見多識廣,有這麼富有,能為上帝做多少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