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雖居山野,卻久觀天下,局勢早已明了。於是說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
台駘偏居一隅,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台駘已擁七州之地,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言罷,諸葛亮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指謂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台駘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劉備聞言,避席拱手謝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
孔明道:“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日後必有機會。”
劉備聞言,頓首拜謝。隻這一席話,乃孔明未出茅廬,已定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劉備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孔明曰:“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
劉備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
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抓住諸葛亮的手說:“未知的未來在我眼前展開,麵對未來,我生平第一次感到充滿了希望。有先生你的幫助,我的命運,將要掌握在手中了。”
諸葛亮笑道:“主公的命運,不是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嗎!”
言畢,二人相視而笑。
劉備遂命關、張入,拜獻金麻禮物,孔明固辭不受。
劉備曰:“此非聘大賢之禮,但表劉備寸心耳。”
孔明方受,於是玄德等在莊中共宿一宵。
次日,弟諸葛均回,孔明囑付道:“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且說董昭混跡朝堂日久,總算發現這朝堂之上是派係林立。
雖然這朝廷全在台駘的控製之中,但是朝中百官來自於各地方勢力之中,亦不容小覷。
於是董昭建議台駘拉攏一部分,打擊一部分。
台駘並無此心,他一向認為槍杆子裏出政權,也沒有多餘的心思涉足於朝堂之爭,隻是這些年來,那些他看不順眼的官員被他一個個罷了官職,再無補進,漢朝廷逐漸空虛。
前一年,孫權向西攻擊黃祖,正在這時,孫權的母親吳夫人病危,召見張昭等人,囑托後事之後去世。
孫權聞訊不及攻打,俘虜百姓後立即返回吳郡。
此前,周瑜襲擊黃祖之麻屯、保屯。此兩處雖是小小村落,但卻是夏口(今武漢武昌)最險要處,在麻屯口正南,即蒲圻州(湖北省東南部,東接鹹寧,南界崇陽,西鄰湖南臨湘,北連嘉魚,西北隔長江與洪湖相望),亦即陸口所在地,亦即陸水入江處。
破賊都尉淩統和督官張異等人圍城,定好日期進攻。
事先,淩統和督官陳勤聚會飲酒,陳勤是個剛強氣粗的人,為了督祭酒,欺負在座的人,罰酒也不按規矩,淩統看不上他欺負人,當麵頂撞,陳勤就罵淩統和其故亡的父親淩操,淩統流了淚不答話,大家就退了席,陳勤酒喝多了還鬧氣,又在路上辱罵淩統。
淩統忍無可忍,不能再忍,就拿刀砍了陳勤,隔幾天陳勤死去。
到了進攻麻屯的日子,淩統說:“我不死沒法謝罪。”就激勵士兵,迎著刀箭進攻,他所攻打的一麵,立即就瓦壞,於是各路乘勝進兵,大敗敵人。
作戰回來,淩統自投軍法處。
但孫權稱道他勇敢奮戰,結果將功贖了罪。
黃祖聞訊急遣大將鄧龍前來支援,卻被周瑜戰敗生擒。
麻、保二屯是江東必爭之地,孫氏曾三次來此討伐,終於平定。
第一次在建安二年孫策討黃祖時;第二次在建安五年由孫權督淩操平討;第三次在建安六年由周瑜督孫瑜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