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同學們誰也沒有料到,向來不愛說話、也不太會說話的王根生居然經曆重重選拔,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省某要害部門,成為了一名人人羨慕的公務員。同學們紛紛向他表示祝賀,他也躊躇滿誌,想在工作崗位上作出一些驚天動地的成績來。
可幾年過去了,根生發現自己如同一枚釘子,被釘在了一個崗位上,一釘就是多年,每天都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內容:會議記錄、工作報告、材料整理以及完成領導隨時交代的其他任務等等。更要命的是工資條上的數字也沒有明顯變化,始終保持著原地踏步走的狀態。這讓根生有一種鬱鬱不得誌的感覺。
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根生思前想後,決定要向劉主任請教一下。劉主任其實年齡比根生要小,來單位的時間也比根生晚,但在職場上,卻一帆風順,三十出頭,就做到了另一個部門辦公室主任的位子。
想當初,劉主任新來單位,人人都喊他小劉的時候,根生沒少照顧他。可時過境遷,小劉成了劉主任。想想後輩都成了另一個部門的領導,而自己卻遲遲沒有動靜,這如何不讓根生心急火燎呢?
這天剛下班,根生就看到劉主任夾了一個公文包下樓,急忙喊住他,請他到酒樓吃飯。劉主任一愣,爽快地答應了。
兩人到了附近一家酒樓,幾杯酒下肚,根生厚了臉,向劉主任傾吐了自己內心的鬱悶。劉主任聽後,對他說:“老王啊,既然你這麼信任我,那我就直言了。其實,在咱們單位,你做事腳踏實地,大家都看到了。可是做人呢,不是很成功。你不太擅長與人交際,尤其是不太愛和領導交流。單位有個什麼活動啊,想不到你;領導出差啊,一般不會考慮帶著你;至於提升,肯定會考慮活動能力強一些、關係和領導近一些的人。”
根生聽後,感覺劉主任說得對,就因為自己不會說話,也不太愛和領導交流,雖然沒有得罪人,但在單位也沒有人會重視自己,更談不上提升了。
根生忙給劉主任敬了幾杯酒,請劉主任給他出謀劃策,怎樣才能搞好和領導的關係。劉主任淡淡一笑,說:“其實,也沒有啥好說的,機會是自己把握的,這個關鍵在於個人的自悟能力。我給你一個建議,比如,你們部門的張處長昨天回家,就是一個機會。”根生一愣:“他回家了?我不知道啊,張處長沒有在辦公室說啊。不過,他今天的確沒上班。”
劉主任歎了一口氣,說:“你看看,這就說明問題了。張處長回家,你們部門那麼多人給他送行,這麼大的事情,也許就你一個人不知道。你連領導行蹤都不關心,讓領導如何重視你,如何提拔你?”
根生一拍腦袋,這才想起,昨天的確有不少同事沒有上班,原來他們是去機場給張處長送行了。多麼好的一次可以和領導拉近距離的機會失去了,他心裏這個懊悔啊。
“別急,肯定還有補救辦法。”劉主任說,“畢竟,機會是自己創造的。
比如,和張處長通個電話或發個短信什麼的都可以。”
回到單位,根生就一直琢磨著劉主任的話。突然想起,後天要過節了,正是機會!於是,他就絞盡腦汁,用盡華麗辭藻,給張處長發了個節日祝福短信,在末尾不忘加上:“衷心地祝您合家團圓,節日快樂!”
短信剛發出去三分鍾,來電話了,是部門的周主任,隻聽他氣急敗壞地質問:“小王,你腦袋進水了還是怎麼的?你怎麼能給張處長發那樣的短信,他很憤怒!後果很嚴重!”
根生一聽就呆住了,一個節日祝福的短信能有什麼問題?他急忙解釋說:“周主任,您聽我說,我就給張處長發了一個節日祝福短信,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啊。”
隻聽得周主任冷冷一笑:“節日祝福短信?說你腦袋進水了還真不冤你。後天是清明節,你見誰會發短信祝清明節快樂的?何況,後天也是張處長一周年母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