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金戈鐵馬入夢來 第十三章 世外(1 / 3)

眾人步行了近二個時辰,隨著路兩邊山上層層梯田的增多,他們踏著緋紅色的晚霞,來到一個四麵環山的小盆地,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蜿蜒著,靜靜地流淌在村莊之畔,村內林木繁多,嚴冬中竟然還能保持鮮綠、茂盛,另有木柵欄圍住村中屋舍。

四周阡陌交通,平整有序,雞鳴犬吠時相聞,頑童嬉鬧田野中。高高堆起的穀垛,很能讓人聯想起秋天豐收時這裏的遍地金黃。

很難想象,曾經的南蠻之地,竟然也有好比世外桃源的地方。這個看上去寧靜祥和的小村莊,就是蘇晉文的家——禾丸梓堡。

禾丸梓堡古為上杭縣治之所,後不知因何縣治往北遷移,或許是由於北部發現重要礦山,縣治北遷便於管理。

蘇晉文所帶的這個商隊,嚴格上並不能稱為商隊。因為他們隻有在過大年前,把所有人積累的一些山貨運到大城中販賣,然後再買些生活用具及些許年貨等帶回來。外地商人嫌這裏路遙難行,很少來此地,即使來了,價格上也是極盡盤剝。

後來蘇晉文得知泉州眾商雲集,繁榮鼎盛,號稱東方第一大港,因此不辭勞頓,遠行泉州,直接與各國商人交易,確實也能賣得好價錢,購買時價格也能得甚多優惠。

蘇晉文年紀雖不大,卻謹慎心細,年少老成,聰慧禮賢,幾趟下來,巨細無差,為一方民眾獲得很多好處。他贏得民眾稱頌的同時也開闊了眼界,結識了些人,學得經商之道,甚至還能說上幾句番夷之言。

他們在一個岔路口分道而行,脫力馬匹經半日休息,車後再添兩人推著,也能拉動木車。

吳名想跟曹雄一路同去山頭頂寨,蘇晉文死活不肯,非要拉他回家。

蘇晉文心中感到有些奇怪,往日這個時候,田中還有人在耕作,房舍的煙囪上也必升起嫋嫋炊煙,族人與鄉親知道他這幾日定回,以前也會特地派人在村口等他,以便全村出迎,遠商泉州可是堡中的重大盛事。

而今日村中出奇的安靜,完全沒有想象中的景象。隻有幾個不知何為憂愁的小童仍在村外小竹林中玩耍。

小童發現了車隊,全都異常歡喜地奔跑了過來。

有的小童還喊著:

“哦嗚,哦嗚,阿文哥回來嘍,阿文哥回來了嘍……”

“哦嗚,哦嗚,大叔公回來嘍,大叔公回來嘍……”

兩個差不多大小的孩童,輩分差了兩輩。可見蘇晉文在族中輩分也不小。

蘇晉文親熱地一一打過招呼,從身上取出一個紙包,交給旁邊的人,交代他給每個小童分一顆糖。車隊中的人也都開心地逗起小童。出門近一個月,終於回到家了,大家心頭是為之一鬆,都是喜在眉梢,樂在心頭。

蘇晉文不想耽擱,領著眾人往村中步去,他猜村中可能出了什麼事,否則不會如此反常。

“阿正頭,大人們都去哪了?”蘇晉文問一個穿著寶藍色小棉襖孩子。

“他們都在祠堂中呢。”被叫做阿正頭的小孩回道。

祠堂在村的正中位置,與村中大部分房屋一樣,也是土牆瓦頂,就是占地比較寬廣,方方正正,門頭書有“蘇家祠堂”四個大字。

祠堂中此刻或站或坐著三四百人,顯得相當擁擠。卻毫無過新年的愉悅氣氛,反而是鴉雀無聲,陰雲密布,愁風淒淒,眾人見蘇晉文等回來也毫無喜色,隻是默默地讓開一條道,讓他進去。

“大哥回來了。”一個濃眉大眼,高大強壯的後生迎了出來。

“三弟,這是出了甚麼事?”蘇晉文問道,沒出大事大家不會全來祠堂議事。

“大哥有所不知,那些狗賊不給咱活路了,我恨不得殺……”

“晉武,還不讓你哥先坐下歇息。”一個略帶威嚴的聲音打斷了蘇晉武的話。這個中年男人端坐在高堂之上,穿著體麵,留著五柳長須,目光柔和而很有神采。

蘇晉武聞言不敢有任何忤逆,自回座位。

以中年男人跟幾個環坐的老者為中心,祠堂中眾人一圈一圈地圍站著,有位置坐的應該都是在本族有一定地位之人,幾個老者下首還空著個凳子,顯然就是給蘇晉文留下的,一直以來就屬於蘇晉文,無人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