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烏合之眾》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它的銷量確實迅速增長,看起來似乎還後勁十足。
沒錯,像這樣口碑極佳,被吹成“名著”的作品,基本上都不用擔心它的後續銷量,實際上像這樣的作品,分明就應該上市之初銷量一般,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積少成多,甚至在百年之後,依舊會有讀者購買它。
隻不過王德孚那強大的個人號召力,使得《烏合之眾》在上市之初,就取得了堪比商業通俗的銷量,當然了,和《龍頭》這樣的暢銷商業大作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烏合之眾》畢竟是一部偏學術性的書籍,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性,這樣的作品,像那些喜歡通過看閑書消遣的一般讀者,肯定不會購買,隻不過王德孚的讀者大部分都比較文青、有追求,喜歡通過閱讀王德孚的作品來裝逼,這大概就是購買《烏合之眾》的主力群體。
總而言之,《烏合之眾》那遠超其他學術性書籍的銷量,當然又成了眾多媒體的一個吹捧點,紛紛表示才作家王德孚這一次真是逆了,竟然創作出這樣既有思想性還能暢銷的作品,這哪裏是普通的創作者可以企及的啊!
毫無疑問,這些吹捧王德孚的媒體,自然就是為他的這部作品去衝擊“文非子文學獎”而造勢的背後資本力量了。
像王德孚這樣的才創作者,受到出版商的看重,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不僅可以給出版商帶來金錢,還可以給他們帶來好的口碑,這樣的作者不捧的話,捧誰呢?
實際上王德孚在圈子裏的人緣也是非常不錯的,或者應該是,欣賞他的圈內人,要比厭惡他的多得多,畢竟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有不少文學評論者,可都靠解析、評論王德孚的作品吃飯呢。
而且王德孚與那些有實力的出版人保持的良好關係,也從另外一方麵,讓圈內同行頗為尊敬,生怕得罪了王德孚之後,也搞壞了與那些有實力的出版人之間的關係,這可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可能也隻有一些非常固執的“直男癌”文人,才非常討厭王德孚,畢竟王德孚這家夥居然宣揚女權、號召女性獨立,這實在是太讓人不爽了。
這些“直男癌”文人還是頗有能耐的,他們表示發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烏合之眾》這部作品,竟然有對女人的鄙視,隻是因為王德孚在作品中,群體感性起來,和女人差不多。
而且女人跟風起來,顯然要比男人更加無腦,許多女人都真正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腦殘粉”這個群體,大部分都是女人……
這些“直男癌”文人仿佛找到了王德孚那表麵宣揚女權,實際上卻很瞧不起女性的證據,於是大肆宣揚,結果卻讓他們非常無語!
很顯然,他們忘記了,那些粉王德孚的女性讀者,那就是一幫腦殘粉,放到後世,分明就是無腦護主的母狗,什麼流量鮮肉就是這些人捧出來的,她們還搞出了一套飯圈文化,讓一般剛剛接觸這個圈子的新人都會不明覺厲,但必須得承認的是,她們的洗腦能力特別強,凝聚力還真不是一般群體可以相提並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