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種是多少有些餘錢的人,拿錢供養僧尼或者是捐款修繕、建設寺院之類的人。
第六種是居士,類似於俗家弟子,有的已經皈依,有的沒有皈依。
共同特點是經常住在寺院或者是經常到各地的寺院雲遊。經常參加誦經等各種宗教活動。
這類人,是佛教信眾的中堅力量,他們大多懂得一些教義,熟悉一些宗教儀軌,信仰比較虔誠,也比較遵守戒律。
這些人雖然已經皈依,但還不是出家人。
皈依的,會有個師父。有的會有個法名。比如金敏,目前就是居士,她已經皈依,拜了禪一為師。法名叫禪諦。
所謂法名,就是在教中的名字。主要用以表示某人在某個宗教中的身份符號。
其作用和藝人有藝名,間諜有代號,囚犯有編號差不多,一是區別身份,二是寄托某種希望或是要求,三是辨別輩分。
輩分排列,有的規矩較嚴,從名字上一眼就能分出輩分。
有的則較隨意。
如禪一給金敏起的禪諦的名字,初一看,以為是平輩,實際上卻是師徒。
但若是在禪覺寺呆的久了或是了解的情況更全麵一些的話,就會發現,禪諦這樣的名字也不是隨便起的。
禪諦這一輩的人,第一個字雖然都是“禪”字,看不出什麼區別。但第二個字卻都是“言”字旁,如禪語、禪訴之類。
禪諦的下一輩,則是第二個字都是木字旁。
輩分劃分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有的按入門先後,有的按修為高低,有的按年齡大小,並無一定之規。
信眾之上,佛菩薩之下,則是教職人員,即一般所說的和尚和尼姑了。也就是出家人了。
真正的出家人,看破紅塵,放下牽掛,身在空門,心在虛空。
受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的影響,人們常常以為,出家人都是走投無路了或者是經曆大災大難才出家的,這種人確實有,但絕非全部。
許多很幸福順利的人也會出家,比如禪一就是如此。
有的人生下來就注定是出家的命。比如八字中甲乙寅卯全而且空亡,則此人幾乎肯定就是個居士。
壬子醜全見,則幾乎就是個道士。
八字中戌亥多或是身旺無依的,可以斷定,此生必是出家人。隻要大運流年引發,到時注定會出家。
就像聖林雖然知道自己的命運,也想全力避免牢獄之災,可命運就是命運,該發生的,到時總會發生。即使你已經事先知道結果,也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
禪諦也想出家,但許多時候又有些猶豫。禪一也不給她剃度。
要成為出家人,一般有三個步驟,一是皈依,二是剃度。三是受戒。
剃度就要剃頭了,即留光頭了。然後是受戒,古時候在此步驟時,是要在頭頂燙下疤痕的。至此才算是完成了一個出家人的全部程序。
當然,出家了也不是就萬事大吉了,隻是一個新的開始而已。就像高中生經過高考進入大學一樣,隻是環境和境界換了而已,此後的路依然很長。
“你兒子走了?”禪一問道。
“走了,說是要給寺院捐款,我勸他給更需要的地方捐。”
“對他還是難以接受?他畢竟還是你名義上的兒子,盡管不是親生的。能成為母子,也是前世的緣分,看似今生的偶遇,實際上是前世注定的結果。你們緣分未盡,不要總是拒人於千裏之外。”
“我明白師傅的意思,但就是一時難以放下。我一見到韓家人,心裏就反感。這點到今天也沒看破。”
“放下,看破,真能做到這點的,又能有幾人?一時看不破,放不下,也不要勉強自己,便是我,也仍然有許多牽掛,聖林受傷了,我心疼,自己也常常希望早日看到重孫子。
出家不是絕情,修行不是無欲,看破不是絕望,放下不是拋棄。
學佛也好,修行也好,如果逆天理,悖人倫,豈不是恰恰違反了教義?所以,還是不要太執著,順其自然,逆來順受,機緣成熟,諸事自然水到渠成。”
“師傅講的道理,我也明白。就是我給別人講來,也能說得一套一套的。可是,一輪到自己身上,卻仍舊是如同俗人一般,難以自拔。”
“你人雖然離開了韓家,但心還沒有從那裏徹底脫離開來。你一直視韓家為監獄,現在,你的身體自由了,心還沒有自由。”
“我確實把韓家當做一所監獄,就是韓玉成也是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