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劇本(2)(1 / 3)

片刻

綠西:你想不想把這個房間重新裝修一下?我總覺得像是睡在我父母的臥室。

安德烈:你說得對……應該完全變個樣。

綠西:全部弄成白色的……

安德烈:跟醫院一樣!

綠西:亨利他們家把房間重新粉刷白了,特別明亮,很歡快……根本就不像醫院,人亨利家可挺有品位的。

安德烈:那你就來定吧……

片刻

我們的憂慮在宇宙的擴張麵前真是微乎其微……

我冷。

綠西:離開暖氣還早著呢……我蓋鴨絨被都嫌熱。

安德烈:那你就來給我暖一暖,我的胖熱水袋。

綠西:別……你弄得我真癢癢……不,別碰我……我發誓,你那些錄像帶讓你衝昏了頭……不要……你瘋了……別……

(鴨絨被下愛的爭執)

暗光

第6場

(廚房餐廳裏,綠西收拾著。安德烈坐著,試圖弄明白一個電子詞典的用法。)

綠西:就剩三個了。

安德烈:什麼?

綠西:裏摩日的那套細瓷盤[裏摩日(Limoges)位於法國中西部的古城,人口26萬,以盛產美麗精致的細陶瓷器皿而著稱於世。通常法國人家裏以擁有一套裏摩日細陶瓷餐具為榮。——譯者注]……上帝知道媽媽多愛惜這玩意兒……它們沒經得住洗碗機的磨損……我倒無所謂,我更喜歡彩色的盤子,特別簡單……甚至,要是讓我說呀,我們可以用紙盤子吃飯。但是杯子呢……我喜歡漂亮的杯子……波西米亞的水晶杯噢……

安德烈:使用說明書寫得那麼小,我戴著眼鏡都很難看清楚。

綠西:是上年紀了,我可憐的安德烈。

安德烈:“兒童型的”,售貨員說……孩子可能……他們在學會說話前就能擺弄這玩意兒。打開燈……電池裝好了……然後按一下啟動……得了。用這機子,你做那些文字遊戲時準能提速三倍……你想想,它擁有八萬多詞條……它竟然還有一個字母拚法矯正器。

綠西:我總是很快就做完我那些文字遊戲……而我的字母拚法並不壞。

安德烈:給我說個生僻詞。

綠西:……垂體。

安德烈:我隨便寫下來……我按鍵……得了……垂體,有兩個字母Y。

綠西:我知道,這個詞常出現在文字遊戲中。

安德烈:“頭顱下的內分泌腺可以產生激素來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功能”……這沒法明白……來看看內分泌腺……“內分泌腺:內部產生的黏液(激素)直接通過血液和淋巴……括弧……近似血漿的一種生理液體。”……

綠西:你要喝咖啡嗎?我試試另一個牌子的。

安德烈:還是來一小杯熱巧克力吧。簡直不可思議,科學家正在發掘人的大腦,下個世紀將是科技大發展的時代而不是什麼宗教的,像那誰說的。

綠西:馬勒侯說的“21世紀將是精神信仰的時代,否則將一無是處”。[安德烈·馬勒侯(AndréMalraux,1901-1976)法國當代著名作家、藝術評論家、社會活動家及政治家,在文學、考古、美術理論及哲學方麵都頗有建樹。20年代曾到訪柬埔寨、越南、中國,東方文化對他影響很深,使他創作了融彙東西方文化理念的小說《人間條件》、《西方的誘惑》、《皇家之道》等,1933年榮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二戰期間投入反法西斯戰爭前線,在德國、西班牙的實戰經曆使他寫下了《蔑視的時代》和《希望》,後者被他親自導演拍成電影。二戰後馬勒侯成為戴高樂將軍的忠誠追隨者和親密夥伴,在戴高樂執政期間出任法國文化部長(1958-1968),用十年時間奠定了法國文化機構許多重要政策的製定基礎,使法國公眾受益至今。馬勒侯中後期的創作涉及世界藝術和哲學史,作品種類繁多、篇幅宏大,充滿了人文主義的自由精神:《藝術心理學》(1947-1949)、《有關戈雅的薩度恩雜文》(1950)、《沉默的聲音》(1952)、《世界雕塑之假想博物館》(1952-1954)、《上帝的蛻變》(1957)以及《反回憶錄》(1967)、《悼詞》(1969)等等。——譯者注]

安德烈:我們的大腦保存著我們進化的記憶,我們某些潛在的細胞和那些構成海洋初級動物生命的細胞一模一樣……我甚至讀過一篇文章,說如果我們能避免我們的死亡基因破壞我們的神經,我們可以想見一個人能活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