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譯者後記(1 / 2)

阿貢當市的藍色

——寫在讓-保羅·溫澤爾的姊妹篇在中國首演之時

法國當代著名劇作家、導演、演員及戲劇教育家讓-保羅·溫澤爾先生,是法國日常派戲劇的創始人和領軍人物,他長期活躍在法國及歐洲乃至世界舞台,是法國戲劇界一致敬仰的資深全才戲劇家。他質樸淳厚的戲劇風格大多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這正如他低調的為人處世,簡單真實,深受法國觀眾的愛戴。因此,他經常受法國政府文化促進協會的委派,應邀到世界各地演出、舉辦戲劇大師班;是德高望重的法國戲劇文化使者。

溫澤爾1969年畢業於法國斯特拉堡高等國立戲劇學院表導演專業,很快就展示出不凡的表演才華,先後與法國著名導演彼得·布魯克、菲利普·戈雅等合作。但他並不滿足於已有的表演成就,開始潛心於戲劇創作和導演。1975年他發表了《遠離阿貢當市》並自任導演,以該戲參加當年的阿維尼翁戲劇節,且一炮打響。1976年他執導的該戲在法國北部康城喜劇院上演後,深受歡迎並獲得年度最佳劇評獎。同年,該戲被法國著名導演帕特裏斯·謝羅搬上巴黎舞台,轟動了法國戲劇界。隨後他平均每年都發表一部新劇本,1976年發表的《瑪麗安娜等待結婚》還獲得了法國劇作家協會的“新才華”大獎。溫澤爾的新作品一問世就被自己或其他導演搬上法國各地的舞台,很多劇本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至今他已創作了近20部戲,在世界20多個國家進行了巡回演出。以下列舉他的部分作品:《從此以後》(1978)、《不確定因素》(1979)、《配音》(1981)、《瓦特之地》(1983)、《深夜的肉店》(1985)、《幫手》(1987)、《魔鬼的末日》(1995)、《打造藍色》(1999)、《六部微型悲劇》(2006)、《五把鑰匙》(2006)、《回歸耶路撒冷》(2007)、《卡拉納的少女》(2008)、《腫瘤顯現》(2009)、《一個完全的男人》(2010),等等。

作為導演,溫澤爾先生已經執導了40多部戲劇作品,除了執導自己的劇作,他還著力搬演法國及歐洲其他當代劇作家的作品,並以全新的導演視覺重新搬演名家名作。他先後導演了瓦萊迪的《滿紙箱》、納米昂的《墨汁的眼睛》、高爾曼的《克萊多》、巴克爾的《13個物品》、《一個壯漢的愛情》以及布萊希特的《深夜的鼓聲》、法斯賓德的《燃燒的村莊》、凡霍瓦的《費加羅的離婚》、熱奈的《陽台》、高爾基的《底層》,等等。他導演的作品在巴黎、裏爾、雷納、加萊、昂熱、莫波日、阿維尼翁等各大法國劇院上演,並到英國、德國、瑞士、意大利等歐洲以及南美國家巡演,所到之地反響都非常強烈。從溫澤爾的劇作及導演作品中,觀眾切實感受到了法國日常派戲劇的大師風範。

作為戲劇教育家,溫澤爾受法國各大戲劇院校的邀請,定期舉辦大師班,如巴黎國立高等戲劇學院、斯特拉堡國立戲劇學院、聖艾簡戲劇學院、裏爾戲劇學院以及布列塔尼亞國立戲劇學院等等。受法國政府的委派和國外的盛情邀請,溫澤爾到訪瑞士、巴西、埃塞俄比亞、立陶宛以及玻利維亞等地,為劇作及導表演專業的戲劇學子舉辦大師班。2005年秋,溫澤爾受法國政府委派來華參加法國文化年,應北京大學西語係和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的邀請,為北大學子舉辦了為期兩周的大師班。

時光飛逝,第六屆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邀請溫澤爾大師,作為今年法國戲劇薈萃的重要項目,於2011年5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推出其姊妹篇的中國首演。由劇作家溫澤爾大師親任導演並與法國女演員弗朗索瓦茲·勒潘主演《遠離阿貢當市》;同台演出漢語版的《打造藍色》,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著名演員韓童生和馮憲珍領銜主演。兩個戲分別由14場戲和12場戲組成,舞台演出區將同台分時段由燈光掌控穿插演出法漢兩個戲,共28場戲。演出時長兩個小時左右,演出時分別配有法漢字幕,便於觀眾理解和欣賞。譯者本人也很榮幸與法國大師聯手執導該戲,並受溫澤爾的邀請在兩個姊妹篇中分別用法語和漢語客串戲中的兩個小角色。有緣與法國大師以及國家話劇院頂級資深演員合作,在排練過程中受益匪淺,成為我終生難忘的戲劇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