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寧春豔,以筆名寧春翻譯出版了“法國當代經典戲劇名作係列”叢書,其中包括《森林正前夜》《遠離阿貢當市》《愛情偶遇遊戲》《小樹林邊》《無動物戲劇》《巴比羅大街》《唐璜》《2001年9月11日》等,從而創立寧春劇社並任藝術總監。2005年以前長期定居法國,是旅法華人藝術家的驕傲。曾榮獲法國文化部“博馬舍劇作獎”。2001年在尼斯歐洲劇院和戛納電影節大殿創作演出大型新編現代歌劇《牡丹亭外傳》(集編、導、演於一身)。2004年春在美國演出話劇《巴比羅出租》(英語版),並以該劇(法語版)競選參加2004年夏天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寧春豔的藝術活動堪稱旅法華人的驕傲,巴黎《歐洲時報》曾多次報道了她的成就。法國音樂戲劇界專刊雜誌和其他報紙也對她做過專訪報道,如《音樂世界》《尼斯早報》《法國西部報》等。寧春豔於2005年被法國文化年選為在華特別戲劇顧問,曾擔任法國著名戲劇大師雅克·拉薩勒(原法蘭西喜劇院院長)的導演助理,翻譯並執行導演了法國古典名劇《愛情偶遇遊戲》的中國首演。還曾擔任法國著名戲劇大師丹尼爾·梅斯基氏(現任法國巴黎國立高等戲劇學院院長)的導演助理,執行導演了法國著名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的中國首演(中央歌劇院與法國文化年聯合製作,保利劇院演出,文化年閉幕式官方演出)。
2006年在首屆中法文化交流之春藝術節上,她執導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把法國荒誕名劇《犀牛》搬上舞台,引起巨大反響。2007年春再創中國首演先例,率領燈籠劇團的法國演員和寧春劇社的中國演員一起,法漢雙語輪番演繹法國莫裏哀喜劇大獎劇本《無動物戲劇》。2008年又執導法國演員和中國演員同台獨特飾演法國當代戲劇怪傑科爾泰斯的代表作《森林正前夜》,中法演員聯手雙語演出;開啟戲劇演出的新形式,極富創新和探索精神。中央電視台法語頻道曾對寧春豔的戲劇活動進行了深入的報道采訪。她還曾作為欄目特邀嘉賓做客長達半小時的《名人對話》節目,向法語世界宣傳中國當代的戲劇創作活動。
在從事豐富的戲劇實踐的同時,寧春豔不忘戲劇教學與研究。獲得法國戲劇博士以後,先後長達十年任教於巴黎索邦大學、巴黎第八大學和第十大學,2005年起應邀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特聘專家,先後為戲劇戲曲學、電影學方向的研究生開設了《當代西方戲劇》《法國電影文化》《表演藝術研究》《劇本分析》《表演藝術研究》《最新電影研討》以及《中國戲劇》等課程。另外,曾應邀在北京大學西語係、中央戲劇學院表演係、中國戲曲學院國際交流合作中心等進行專題講座。寧春豔本科就讀於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1990年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係碩士畢業後應邀赴法國,入圍巴黎國立高等戲劇學院,攻讀導演專業。其導演理念和執導方式更彰顯法國式的風範。
寧春豔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中法戲劇交流,2008年與北京市戲劇家協會、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9劇場和法國文化中心、法國駐華使館文化處等聯合策劃發起了第一屆“法國戲劇薈萃”活動,並任該項目的藝術總監。2009年她在各方支持下籌劃的第二屆“法國戲劇薈萃”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其間除7個演出3個工作坊以外,還舉辦了“中法戲劇交流”學術研討會,邀請法國巴黎戲劇學院院長丹尼爾·梅斯基氏、法國啞劇大師菲利普·比佐和中國國家話劇院著名劇作家過士行及北京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楊乾武等界內資深人士就中法戲劇交流進行對話。作為導演,寧春豔在本屆活動中推出了三部作品:中法演員同台雙語演出徐偉的現代詩劇《不要放肆》、中國首演的法國當代劇作家貝塞的《巴比羅大街》以及莫裏哀的經典名劇《唐璜》。2010年第三屆法國戲劇薈萃的項目規模更大,由於西安曲江演出的大力支持,新版《唐璜》的演出也走出首都,到西安、大連進行巡演,從而擴大了北京法國戲劇薈萃在全國的影響(同年,上海有關部門和戲劇界人士也參照北京的模式舉辦了上海法國戲劇演出季)。
第三屆北京法國戲劇薈萃的製作劇目從中國首演的華語著名劇作家過士行的《青蛙》,到中法演員聯手、漢法英多語同步演出的大型原創裝置戲《迷巷》(在北京大山子798現代藝術園區的演出成為當時798的一大景觀),再到《2001年9月11日》的劇本朗讀(由巴黎國立高等戲劇學院的師生聯手中國演員同台朗讀)以及法國麵具大師克洛德·羅石的麵具展覽和工作坊等,活動內容之豐富,題材形式之廣泛,應邀藝術家級別之高,演出反響之大,堪稱年輕的北京法國戲劇薈萃項目有史以來的一個高峰。作為藝術總監和導演、翻譯,寧春豔在策劃準備活動中,得到了來華訪問的法國總理菲永和文化部長密特朗的親切接見並共進午餐。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法蘭西對她個人常年來推廣法國戲劇文化的一個極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