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好領導是一所學校。筆者很以為然。
據報載,某單位新上任一位作風上清正廉潔,工作上率先垂範的領導,不到半年時間,職工從出勤到出力、從敬業精神到工作效率都有了大的改變,單位風氣煥然一新。可見一個單位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者的形象。群眾中不是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麼:“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領導者若能是非分明,其部屬定不會黑白混淆;領導者若能一馬當先,何愁部屬不快馬加鞭?不過,領導者若是楚靈王那樣“好細腰”的話,那一定會“國中多餓人”;領導者若是“一切向錢看”的主兒,倒是能造就出一大批唯利是圖、唯財是貪之輩;領導者辦事拖泥帶水,部屬能有幾個幹淨利索的?
不是麼?陳希同與王寶森這兩條大蛀蟲後麵就爬著好幾條搜刮民脂民膏的小蛀蟲。
據報載,身為陳希同秘書的陳健貪汙近五十萬。無獨有偶,重慶合川市原市委書記高萬成把“孔方兄”當成了“孔方父”,從1992年10月到1993年4月短短數月,竟利用兼任海口恒通公司董事長的職務之便,非法鯨吞國家資產40多萬元。幾乎與此同時,原市財政局局長劉傑靜、市財政局綜合科科長王曉榮、市經協公司經理魏海明等人也都利用工作之便,將大把大把的公款堂而皇之地裝進了自己的腰包。案發後,劉、王、魏等在供詞中都或明或暗地道出了這樣一個似乎不成理由的理由:我們是學著高書記幹的!盡管,這樣的供詞未免更像托詞,但反映出了一個非常淺顯卻值得深思的問題,那就是領導者如何為了正“下梁”而不歪“上梁”。
《淮南子·詮言訓》中說“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道理最淺顯不過,要讓群眾做得好,首先必須自己過得硬。也就是說,要做好“樹人”的工作,首先要做好“樹己”的工作。如何做好“樹己”的工作呢?《後漢書·鍾離宗褰列傳》中有這樣的訓誡:“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領導者的確要做到身體力行,絕不可勤於言而訥於行,更不能把說的和做的完全搞成兩碼事,像陳希同之流一樣,台前會上高唱反腐敗,要求群眾清而不濁,台下會後偏偏自己腐敗得一塌糊塗。
看來,這官當好當壞可不是小事一樁,否則,即便不誤國誤民,也會弄出個“誤人子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