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如此,王淵曹操同樣在商量這個問題。
安營紮寨後王淵召集眾將議事,中軍大帳,左前鋒王淵高坐首位,右前鋒曹操和越騎校尉劉峻分坐左右,其下河東都尉劉和,河南都尉張超,河內都尉王悅(都尉是郡守屬下最高軍官)以及淵手下趙雲、張飛、王方等人分坐兩旁,連續的大戰,張飛等人已近被王淵上報戰功,官職為校尉,自然有資格坐在此間。
曹操首先說道:“行軍三日,平輿已近順利包圍,估計城中守軍不多,這第一步已近順利完成了,但皇甫將軍的大軍最少也要十日後才能抵達,這十日凶險萬分,將軍如何安排?”
卻聽張飛說道:“有何凶險?想當初我們五千新兵即可大破並州黃巾十萬,孟德卻如此膽小。”
“翼德不得無理,此次作戰不同於並州,並州作戰黃巾鬆懈,甚至沒有探查到我們的大軍,我們趁敵不備,在郭太綿延幾裏的行軍途中,利用騎兵快速的衝擊,使得郭太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才能大勝。如今卻不同,我等疾行兩百餘力,人困馬乏,而且黃巾已近警覺,長社之戰更是打壓了黃巾狂傲的氣焰,如今非常謹慎。”王淵指點張飛道,張飛非常年輕,而且沒有多少帶兵打仗的經驗,加上他的性格,連續的勝利已近飄了。
“的確如此,”眾將附和道。
“我軍雖然是精銳騎兵,對陣步兵優勢很大,但是,敵軍眾多,一旦集合起來,利用人海戰術,阻礙騎兵衝刺,一旦騎兵失去衝刺速度,將會前後衝撞,不戰自敗。若是被敵軍包圍,隻有湮滅在人海一個結果。”王淵繼續說道。
“多謝二哥提醒。”張飛如同醍醐灌頂,急忙道謝。
“的確如此,不想將軍年紀輕輕,行軍打仗卻如此嫻熟穩重,老夫慚愧!”越騎校尉劉峻歎道。
“老將軍客氣了。”劉峻屬於老牌將軍了,年近五十,但屬於那種沾著皇親坐上的將軍,並沒有經曆什麼大戰,對於打仗,並不怎麼在行。
王淵接著說道:“城內黃巾勢弱,出城攻擊的可能性不大,東西兩麵支援的黃巾需要整合兵馬,即便支援,趕來的時間應該也在皇甫將軍之後了。目前我們需要麵對的是汝南本地收攏過來支援的黃巾。我打算把部隊分做兩部,一部以圍城為主,一部以收集情報,主動出擊零散增援部隊為主。免得附近黃巾形成合圍,也能及時探清東西兩麵的增援情況。”
“可行,一味的防禦會讓我們陷入被動,利用彭脫被困平輿,汝南餘部支援黃巾無人統一指揮的良機,各自擊破。我等暫時會立於不敗之地。”曹操讚同道。
“那就這麼定了,曹操、劉和、張超、王悅你們四人率本部兵馬分守四門,以右前鋒曹操為主,圍困平輿,隻圍不攻,切莫懈怠。”王淵下令道。
“遵命。”四人上前領命。
“子龍你多派遣斥候,探查各方支援情況,劉峻校尉以及我部兵馬,分離出了駐紮,養精蓄銳隨時準備出擊。”
“遵命”劉峻趙雲上前領命。
“各自去準備吧,此戰異常凶險,不可鬆懈。”王淵安排妥當最後交代道。
“是。”眾人領命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