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時,王淵再次接到劉宏的邀請,屁顛屁顛的跑去皇宮陪劉宏吃晚飯去了。
“愛卿,痛快,朕很久沒有這麼開心了。”遣散下人,劉宏肆無忌憚的說道。
“陛下不要怪臣自作主張,臣也是無奈之舉。”王淵說道。
“朕何時怪愛卿了,愛卿有所不知,朕心裏苦啊。”劉宏開始對這個比自己小十歲的女婿訴苦。
“多謝陛下信任。臣必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王淵明白,看似劉宏在向自己訴苦,但依然在試探王淵。
王淵自然知道劉宏為何而苦,王淵甚至多次思考竭盡全力幫助劉宏,但又被王淵否決了。
如果王淵要幫劉宏,那麼就要做劉宏手中的利劍,砍向這大漢王朝無數的世家勢力,不管劉宏再信任自己,那也不是王淵自己;不管王淵這把寶劍多麼鋒利,使劍之人始終是劉宏。
把自己的後方交給劉宏,說實話王淵不放心,弄不好就是家破人亡,更何況劉宏不知道能活多久,如果自己極力挽回,劉宏依然在幾年後死了,那自己就成了董卓,身敗名裂。
即便成功了,王淵最後的下場也會是功高震主,最後被劉宏殺掉,即便劉宏不殺自己,失去劉宏信任,失去劉宏這個大靠山,王淵也會被世家殘留勢力吞噬。
漢朝這座大廈已經搖搖欲墜,隻有打爛重建才能讓這片大陸上的人們安心生活。這是大勢,即便個人的力量再大,修修補補,也隻是能夠讓這座大廈表麵的光滑,根基已朽,非王淵一人能回。
再說了,王淵一直以為自己是愛這個國家的,但不代表王淵愛這個朝代。由於後世開闊的思想,王淵知道自己不能愚忠,能讓這片大地上生活的民族強大,才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忠於漢室就能改變這個名族的命運嗎?即便做個權臣,也會受到各方麵因素的影響,很難進行大範圍的變動。
王淵想利用後世先進的政體進行改革,那麼就要得到完整的權利,隻手遮天,才能肆無忌憚的,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那麼王淵就不能給劉宏任何承諾。
所以麵對劉宏的試探,王淵隻能給出這個萬能的答複。王淵不想承諾什麼,因為王淵知道自己做不到,王淵今天能如此大膽的大罵群臣,就是做好了再不還朝的準備,和這些人鬥智鬥勇真的很費勁的,堅持下去自己最多就能落個諸葛亮一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聲,活活累死。
“草原民風彪悍,又以來去自如的騎兵為主,非黃巾可比,愛卿有什麼要求盡管說。”劉宏進入主題問道。
“大臣們所捐的糧草雖能解決一時的空難,但不是長久之計,鮮卑之患非一日可解,漢武大帝傾幾代之積蓄,傾其一生才換得我漢室幾百年安穩。臣出生於並州,知道邊族的難纏,一旦開戰,必是持久之戰。”王淵開口說道,王淵自是有所求的,要的不僅僅是邊軍的軍權,而是並州牧的權利。
“的確如此,愛卿不必有所顧慮,盡管說。”劉宏知道王淵還有後話,於是問道。
“臣出生邊地,和並州大多數人民一樣痛恨外族,臣知道,隨著內亂的出現,這些貪婪的民族既有可能會乘機打劫。所以南下剿滅黃巾就有準備,黃巾所有俘虜一律羈押北上,一來徹底解決黃巾之亂,不留後患;二來可以利用這些賊民抵擋外族入侵。”王淵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