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千古難題(1 / 2)

王淵疑惑的是,冷兵器時代,草原人始終是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不管中原王朝是否強弱,都要麵對這些遊牧名族。

強大的秦皇、漢武、李世民、朱元璋等人,也隻是短暫的壓製了草原人,沒有人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原王朝與草原名族千百年來的恩怨無法解決呢?自從接管並州,王淵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從表麵上看,草原上由於雨水較少,不適合耕種,所以不適合漢民大批的遷移。也就無法進行移民同化,沒有大批的漢民存在,派遣到草原上的官員就無法有效管製,加上北部草原遼闊,人煙稀少,天寒地凍,甚至能夠延續到西伯利亞一帶,這片遼闊的大地上,難道在這個時代真的不能有效控製?

帶著深深的疑惑,王淵查閱了當時對抗草原人的一些資料,也訪問了很多邊地老人,但始終沒有想到如何徹底的解決這個民族。

直到王淵前往武成視察部隊,順便見見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的時候,偶爾的解開了這個千古難題。

這日,王淵宴請張遼,席間問道:“文遠,以你之見,如何徹底解決鮮卑?”

“遼愚鈍,也時常思考這個問題,但始終沒有答案。”張遼出生邊地,自小參軍抵抗鮮卑,這種良將自然會考慮這個問題。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戰爭隻能解決一時,遼闊的草原總要有人來治理,否則邊患會一直延續,真令人頭疼。”王淵自問道。

“以我隻見,草原人最卻鹽和鐵器,所以自來邊關都會嚴控這些資源,其次草原人最卻是就是木材,北地寒冷,尤其大雪冰封的時節,是草原人最苦的時節,大量牛羊都會被凍死,凍死人也很常見,所以每到秋冬季節,草原人會大批南下。搶奪資源。”張遼常在邊關,這些自然很了解。

“他們主要搶些什麼?”王淵問道。

“什麼都搶,人口、糧食、木材、甚至農作物枯幹都搶,但凡看到的家用物品統統都會帶走。”張遼回答道。

“作物枯幹?木材!”王淵突然好像抓到了什麼。

“是的,都搶。”張遼並沒有發現王淵表情的變化,答應道。

“對、對、對,寒冷。”王淵莫名其妙的說道。

“寒冷?”張遼疑惑的問道。

“對,寒冷,解決草原人的根源就是解決寒冷。”王淵答道。

“解決寒冷?如何解決?”張遼更加疑惑了,作為北方人,時刻都被寒冷困擾,張遼也想解決寒冷,但四季的變化非人能控製,冬天始終都會有。

“容我想想。”王淵打斷張遼說道。

王淵想到後世北方解決寒冷的辦法就是爐子、暖氣等手段,現在來看,都不現實,這需要大量的煤炭,而這個時代的勘察技術,和開采條件,根本沒有可能大量挖掘煤炭,即便找一些露天煤礦,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高昂的價格不是所以人都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