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晉陽大學(1 / 2)

這個位置一直空缺其實王淵心裏早就有了人選,那就是蔡文姬的父親蔡邕。不錯,這個漢代大儒。

能想起這個人,自然與蔡文姬有關,王淵以前在洛陽考慮結親的時候,就考慮過蔡文姬,這個漢末大才女可是王淵向往已久的。就是不知道這個大美女現在是不是已經嫁給衛家了。

為此,王淵特意向王允打聽了蔡邕的消息,果然蔡邕在光和元年被流放到並州朔方了。現在已經過去七八年了,王淵解決了匈奴就向羌渠打聽多蔡邕的消息,但羌渠等人並不清楚,隨後王淵也忙的沒顧上找,直到最近閑下來才派張白騎去打聽尋找。

原來蔡邕目前住在五原安陽縣,目前已經被張白騎帶回了晉陽,王淵準備接見這位大儒。

“主公,蔡邕老先生求見。”這時親衛進來稟告。

於是王淵起身親自相迎,大將軍府門前,王淵終於見到了蔡邕。

“見過蔡老”王淵尊重的拜見道。這時蔡邕已經53多歲了,王淵以晚輩禮相見。

“將軍使不得,老朽帶罪之身,受不得。”蔡邕趕緊扶起王淵說道。

“蔡老裏邊請。”王淵請蔡邕進了府內,分賓主坐下,開始閑聊,家長裏短的一問,原來蔡邕隻有一女,而且是老來得女,如今才11歲。

(蔡文姬生卒不詳,有種說法是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

其實和曆史是對不上的,蔡邕死於192年,如果是177年,那麼蔡邕死時蔡文姬才滿15歲。漢代女子成人禮是15歲,成人禮後才可嫁人,而蔡文姬194年被胡騎所擄,也就是在194年前嫁給衛仲道的。這個時代父母死後要守孝3年的,蔡文姬是一個知書識禮的才女,怎會不顧及這些?又怎麼嫁給衛仲道呢?所以應該要比177年早幾年。

而蔡文姬是因為曹操懷念蔡邕,見蔡邕沒有子嗣,所以才用金璧從匈奴那裏將蔡琰贖回來的,所以蔡邕應該就蔡文姬一女,而且是老來得子。)

了解了一下蔡邕的近況,王淵說道:“我打算在並州建一座學堂,望蔡老以典學一職負責此時。”

“老朽帶罪之身,不敢當此高位”蔡邕說道。

“無妨,蔡老,如今皇上安排我總理並州事務,我這就上表皇上,蔡老安心教學即可。”王淵說道。

“如此多謝將軍。”蔡邕起身施禮道。

於是典學一職就定了下來,王淵在晉陽城開辟了一塊地方,讓王和、蔡邕負責建了學堂,命名為“晉陽大學”。隻有一個要求,要大,要能夠容納最少五千人。

同時王淵下令,散布消息,在全國招募大量從事,負責教學,俸祿兩千石,隻要通過蔡邕的考核,即可上任。兩千石這可是郡長官的俸祿待遇了,加上並州從事這個職位,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晉陽大學招收學子不限出生,三十歲以下經過考核都可入學,此事一出,天下駭然,尤其世家開始坐立不安。

這個時代最缺是就是書籍,最珍貴的也是書籍,書籍隻掌握在世家手裏,是買不到的,而傳播途徑就是世家相互間的抄閱。

解決了學校問題,王淵準備著手解決書籍問題,這個時代已近有了造紙術,經過蔡倫改進以後,在商人的推動下,近百年的發展,造紙術已經成熟了起來。

王淵召集了一批匠人,開始投入到研發改良造紙術的工作中去了。王淵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期民間造紙的節目,多少知道一些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這個時代造紙最大的缺陷是,材料研磨不夠細,所以紙張粗糙,非常不利於毛筆書寫。

而改良研磨問題,就要改良機械,改變動力係統。這時王淵才意識道,這個時代由於工業的普遍落後,改良一種事務,是非常困難的,要改良機械就要大量的鋼鐵,而這個時代的煉鋼術又跟不上了。

這個時代練出的鐵,質量很差,雜質是很大的,經過不斷的鍛打錘練,才能得到精煉的鋼鐵,也就是所謂的镔鐵。但鍛打是個很費時費力的事情,這造成镔鐵價格很高,能給將領們打造兵器就不錯了。

於是王淵在汾水河邊,建造了一座小城,為將來利用水利帶動機器研磨做準備。電王淵是搞不出來的,磁鐵容易找,但細如發絲的銅絲難搞,而且還要有絕緣性,這個時代的技術不可能達到的。所以水力成了首選。而且造紙也需要大量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