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討伐董卓(一)(2 / 2)

豐鄉候平寇將軍:曹操(黃巾起義後,曹操為人剛直,做官不順,再沒升官,曆史上也是如此,隻是官職不同。)

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常山太守:劉備

南陽太守:袁術(曆史上袁術本來是後將軍,董卓進京後,逃到老家南陽的,這個時空是被王淵當街爆打後,一直萎靡不振,後來被袁家發配到汝南看家去了。)

河內太守:王匡

陳留太守:張邈

東郡太守:喬瑁

北海太守:孔融

廣陵太守:張超

山陽太守:袁遺

濟北相:鮑信

(這些醬油黨就不介紹了)

一番介紹閑聊後,開始進入主題,曹操拿出招書,開始宣讀討伐詔文:“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今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宣詔完畢,孫堅起身說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曹操說道:“王飛龍乃我朝重臣,又精通兵法、百戰百勝,可為盟主。”

“不可,我尚年輕,恐威望不足,當不了盟主,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王淵推辭道。

“袁某何德何能敢與王驃騎相比,大將軍不必推脫。”袁紹推辭道,的確袁門名聲顯赫,但袁紹本人的名望要遠遠不如王淵的。沒有王淵,袁紹的確是最何時的盟主,袁氏門生故裏很多,別的不說,在坐的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袁家人及袁家門生,或者是袁家人推薦做官的。

“大將軍曾討伐黃巾;平定匈奴;殲滅鮮卑,開疆擴土。立下赫赫功名,更是先帝的心腹忠臣,當得了盟主。”張超讚同道,張超跟隨王淵討伐黃巾,非常敬佩王淵。

王淵本來的確不想當這個盟主,因為王淵知道討伐董卓的結果。但自己不當,估計也沒人敢當了,見其餘大多數人也紛紛表示,支持王淵當盟主,無奈之下,王淵還是坐上了盟主的寶座。

於是王淵下令在中軍築建高台,打造白旄黃鉞,兵符將印。明日歃血為盟,討伐董卓。

(白旄黃鉞,兵符將印這些東西是很講究的。白旄是指軍旗,大軍出征總要有個名號;黃鉞就是代表皇帝節製全軍斧越,和假節鉞一個道理,兵符將印就不用說了,總之就是讓自己出軍名正言順的手段。)

新人作品,求支持!!!各位看官老爺的每一個點讚、每一個評論、每一個收藏、每一個推存,都能化作北山台堅持的動力,不求排名,隻求能夠讓更多的人在茫茫書海中能夠找到《三國之夢入凡塵》幾個字,北山台就有動力完成這部徘徊好久才下筆的首作。有興趣的朋友加qq群736692485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