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入主洛陽以後,逐漸控製了洛陽城以及司隸一帶的所有軍隊。隨後又安插了大量親信為各軍主將。
西涼目前依然由叛軍控製,而且皇甫嵩目前態度上不明確,對於這個統領邊軍的漢室老臣,在軍中威望非常高,董卓不敢輕動,非常頭疼,於是以漢室的名義讓其繼續督戰西涼,並派遣親信大將李傕、郭汜二人負責監督。
隨後派女婿牛輔接收了黃河以北的三郡,負責北線防禦;
增加了南部廣成關的兵力,派遣大將徐榮負責南線的防禦;
派遣親信大將張濟坐鎮長安、樊稠坐鎮函穀關,確保關中地區的穩定。
東線防禦最為重要,由親信大將胡軫、李肅、趙岑等人,統帥三萬大將駐守虎牢關,段煨駐守旋門關負責接應。
弟弟董旻接手洛陽城的城防、侄子董璜接手了禁軍。自己整合了北軍騎兵,親率呂布、李蒙、華雄等人駐紮洛陽,負責接應。
二十多萬大軍把洛陽城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又有李儒相助,隻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待穩定下來,這大漢就能被自己完全控製。而就在董卓精心策劃之時,收到了曹操聯絡各地聯軍討伐自己的消息,非常惱火,召來手下心腹議事。
“如今三十萬聯軍兵犯虎牢關,諸位有何良策?”董卓問道。
“聯軍雖有三十多萬,但各自為戰,必會各有顧忌,而且大多都是新招募的兵馬,想來戰力不會太高。隻要我們加強虎牢關的防禦,就不足為慮。”李蒙說道。
“聯軍雖然戰力不高,但有王淵存在,凝聚力恐怕也不會太低。”李儒提醒道。
“王淵這廝威望頗高,又是先帝親信,當朝駙馬。而且手段奇高,當年在巨鹿我與此人有過接觸,的確不好對付。”董卓想起當年救援自己的王淵,苦惱的說道。
“主公,我有一事不明,王淵手下有十萬餘大軍,為何不從北線發起進攻?隻率領少量騎兵進攻虎牢關?”李儒問道。
“此事我也想過,狼居胥戰役,王淵雖然打敗了鮮卑人,但由於西涼人偷襲糧道,大軍被迫決戰,王淵大軍同樣死傷慘重,據說王淵大軍出現了足足六成的傷亡,此事非常古怪,但按照朝廷的戰報,確是實事。所以並州兵馬戰力尚未回複,不敢輕易開戰,也能解釋的過去。”董卓分析道。
“此前我一直疑惑,王淵此人自來很少參與國事,而對此次討伐我軍,如同應付差事一般。如此說來倒也可以解釋,狼居胥戰役後王淵所部死傷慘重,戰力尚未回複,加上鮮卑人新降,需要大軍震懾,又要防禦西涼人。王淵不想與我軍正麵對決道也在情理之中。”李儒說道。
“所幸王淵不想與我軍正麵對決,否則黃河以北三郡很難防守,一旦兩麵夾擊,我等非常危險。”董卓讚同道。
“然,既然如今王淵不想正麵對決,主公讓牛輔將軍提高警惕,謹慎防禦,切莫輕易出擊,防守城池即可,若是王淵全麵攻擊,但收攏北岸船隻,退守黃河南岸的小平津、孟津兩關。然後派遣大將支援虎牢關即可抵抗聯軍的進攻。”李儒說道。
“好,誰願去支援虎牢關?”董卓此人雖然野蠻,但並非莽夫,對文人非常看重,尤其手下心腹謀臣李儒,董卓自來都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