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遷都長安(2 / 2)

司空荀爽也勸諫道:“丞相若遷都長安,恐怕百姓很難安撫。”

“是啊,丞相請三思,洛陽乃大漢之本,且不可輕動。”袁隗再次上前相勸。

“天下大計,豈能因為小民而阻止?袁紹本是反賊主力,你這賊子顯然是想拖延大計,以便袁紹成事,來人,把這反賊拉下去砍了。”不想董卓心意已定,楊彪、黃琬、荀爽等人也罷,而袁紹、袁術兄弟正是這反董卓聯盟的主力,於是拿袁隗開刀。

見董卓要殺袁隗,袁家門人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人上前勸阻:“丞相不可啊,袁家四世三公,威望頗大,丞相不能殺啊。”

“威望再大,也是反賊,我當初聽你們兩個,保用了袁紹,如今袁紹已反,汝等也是反賊,一並拉下去砍了。”董卓怒吼道。

袁紹當初逃難,的確是這兩人勸諫董卓,才封袁紹為渤海太守的。

在董卓的淫威之下,斷送劉家王朝的遷都開始了。

由於董卓兩線作戰,又要大範圍的遷移,缺少糧草,於是派遷鐵騎進入洛陽,以捉拿袁氏門下反賊的名義,抄殺富戶,搶奪糧草,洛陽城大多數世家大族被殺。

待董卓遷移皇室百官後,又派人驅逐洛陽城及其周邊的百姓,遷移長安。最後又讓人在洛陽城點起了熊熊大火。隨後從各地撤退的董卓士卒,同樣一路燒殺搶掠,甚至挖掘皇陵,官民祖墳也被大量挖掘,洛陽一帶一片混亂。

董卓撤退後,虎牢關守軍士氣低迷,王淵組織大軍全力攻打,但奈何虎牢關險要,始終無法攻破,直到董卓遷移,洛陽城一片混亂,虎牢關士氣全無,李肅乘機逃跑,趙岑才獻關投降。

王淵大軍進了虎牢關,立刻派遣曹操為先鋒,自己親率五萬鐵騎,追殺董卓。由袁紹率領大軍隨後跟進。

卻說曹操追擊董卓,路過洛陽城見洛陽大火燃燒半月有餘依然沒有散去,非常憤怒,下令繼續追擊。

曹操一路追來,押送洛陽民眾的董卓後隊聞風逃散,曹操越過亂民,追的真歡,眼看快到了函穀關,卻在穀城一帶受到徐榮的埋伏,原來駐守廣成關的徐榮負責斷後,見後軍押解亂民的軍士前逃,知道有人追擊,於是組織兵馬伏擊曹操,曹操奮力抵抗,卻因為兵少,被徐榮大敗,真在曹操大軍四處逃散時,後方馬蹄聲響起,王淵的援軍到了。

在王淵及公孫瓚的五萬騎兵衝擊下,負責斷後的三萬西涼軍很快就被打散,徐榮被張飛所俘。眾人一直追到函穀關下,見函穀關關門已閉,又有大軍駐守,於是王淵命關羽率領一萬騎兵,收攏沒有及時遷過函穀關的亂民,遷回洛陽。

自己親率其餘兵馬,駐紮在函穀關下,等待後軍趕來。

(注:演義中徐榮是在滎(xing)陽伏擊曹操的,應該是搞錯了,榮陽在虎牢關外,所以在靠近函穀關的穀城一帶伏擊的可能行較大。)

其實王淵知道,大軍丟給袁紹,八成是來不了函穀關了,王淵依然下令在此駐紮等候,函穀關比虎牢關要險峻很多,依靠這些軍隊,八成是攻不破了,自己在這裏等幾天,叫袁紹去折騰,也好把這個鍋丟給袁紹。

兄弟們,麻煩動動大家的小手,幫忙點一下星評,首頁右上角五個黃星星那個,好尷尬,幾天了都沒人點,你們這些懶寶寶就知道偷偷看書,留點足跡好不好,拜托了,今晚有20人點,加更一章,謝謝,幫幫新人,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