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前,曹操的八萬大軍,劉備的六萬大軍,陶謙部下曹豹率領的四萬大軍已經到位,而劉繇的大軍由於道路較遠,尚沒有趕到。
曹操大帳內,曹操召集主要將領謀臣議事;
“虎牢關險要,王淵在此屯了四五萬大軍,恐怕很難攻破。”程昱說道。
“不錯,當年我等三十萬大軍,被阻虎牢關數月。而王淵大軍戰力要比董卓更強,又是一場血戰啊!”曹操歎息道。
“按照情報,王淵多線作戰,兵力分散。如今關上守軍四萬,而我軍有十八萬大軍,五倍於敵,主公何必氣餒,隻要攻破虎牢關,即可長驅直入。”夏侯惇自信的說道。
“王淵此人極會用兵,當年我與他在黃巾戰場上並肩作戰,其戰法層出不窮,極難應付。如果可能,曹某絕不願與其為敵,且不可大意。”曹操感慨的說道。
“不錯,此人極有戰略眼光,如今所占地盤,四周全是高山險關,易守難攻。後方也非常穩定,連草原人都能乖乖聽命於王淵,這是何等的可怕。”戲誌才說道。
“然,如今天下諸侯並起,而王淵獨大,又有關山險地做屏障,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恐怕隻有被蠶食的後果。諸位可有良策?”曹操也沒有好主意,於是把目光投向了手下幾個謀臣。
“主公,嘉有三策,各有利弊,請主公定奪。”年輕的郭嘉起身說道。
“奉孝請講。”對於這個聰明的年輕人,曹操有種莫名的信任,如今郭嘉已經穩坐曹操手下第一名謀臣。
“正如諸位所言,王淵已經坐大,又有關山險阻可以憑借。如今諸侯雖協力討伐,但畢竟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部署,突破恐怕很難。所以,避為上策。”
“躲避?”夏侯淵問道。
“不錯,我軍所處袞州、豫州一帶,雖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但乃四戰之地,再很難發展,一旦此次討伐失敗,王淵勢必會乘機攻打河北,其後就是我軍。若此次有所突破則以,一旦作戰不利,這天下再也無人擋住王淵東進。”郭嘉繼續說道。
“這也是我最擔心的。”曹操承認道。
“所以我們當早做打算,麵對強大的王淵,中原之地很難防禦,我軍當趁諸侯全力攻打王淵之機,另辟他地。”郭嘉說道。
“另辟他地?”曹操很快明白這是一次機會,短暫的斟酌以後問道:“奉孝以為該取何地?”
“如今天下,蜀地本是首選,然董卓入主益州,我軍沒有機會,所以長江以南才是我們的目標。”郭嘉說道。
“如何取之?揚州劉繇雖然羸弱,但有長江阻擋,需要建立水軍才能過江。北岸又是袁術的地盤,很難落腳。短期內恐怕無法突破長江。”曹操問道。
“然,所以我們應該先取荊州,隻要攻下荊州,我們就可以在宛城、新野一帶固守,暫時擋住王淵。待穩定荊州之後,打造水軍,即可取下吳地。”郭嘉說道。
“荊州與我們間隔太遠,中間又有袁術阻擋,前往荊州困難重重,一步走錯,就要麵臨滿盤皆輸。不知奉孝其餘兩策如何?”曹操決定聽完郭嘉的所有建議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