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袁紹的決斷(2 / 2)

王淵大軍一路趕來,人困馬乏,但王淵不敢休息。高幹的大軍就在附近,來自後世的王淵知道,此時萬萬不能休息,一帶讓大軍停下來,讓這股氣鬆懈下來,短期內大軍將會失去戰力,士卒甚至連爬上馬背的力氣都沒有。

就如同一場馬拉鬆長跑,如果沒有到達終點,即便再累,也有堅持的目標。一旦到達終點,讓這口氣鬆下來,隻有攤到在地,無力站起一種可能。如今隻能一鼓作氣,打敗高幹的大軍後再做打算。

於是雙方大軍,一個不讓休息,一個不敢休息,大軍剛剛接觸就展開了衝鋒。

騎兵作戰,雙方很默契的選擇了廣闊平坦的山腳作為戰場,近十萬騎兵衝鋒何其壯觀,一處山丘之上,王淵率領數千親兵負責指揮,隨著一聲號角響起,奔跑的大軍開始整理衝鋒整形。

遠遠看去,高幹的大軍擺出很常規的騎兵衝鋒陣型雁型陣,而王淵的大軍擺出的陣型卻是方陣,隨著衝鋒的展開,兩翼速度明顯要快於中軍,開始逐漸演變為一個凹字型的古怪陣型。

遠處指揮的高幹看到王淵擺出的整形,非常驚訝,傳聞王淵用兵入神,如今卻擺出如此怪異的整形,擺出方陣不說,如今中軍卻是拖了後腿,難道王淵中軍疲憊,沒有衝鋒氣力?高幹非常疑惑。

在高幹看來,這種古怪的陣型根本不利於騎兵衝鋒,即便自己兵少,麵對如此整形,高幹自信能夠貫穿王淵陣型,即便不能完勝,也能打散王淵騎兵,讓其短期內無法收攏士卒,而如今時間寶貴,自己隻需一日即可。

衝鋒依舊在持續,隻見兩軍即將接觸,就在高幹下令奔射之時,隻見王淵的大軍開始變向,兩翼騎兵開始向左右分開。

“橫射!”高幹很快明白了王淵的目的。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早已學來了馬鐙的技術。這也是袁紹能夠快速組建騎兵的原因,但畢竟袁紹的騎兵成軍較晚,加上冀州一帶缺馬,這一帶招來的士卒,沒有多少是會騎馬的,所以袁紹的騎兵並不能做到橫射。

但高幹知道公孫瓚有一支騎兵能夠橫射,就是幽州精銳——白馬義從。長期與公孫瓚的交戰中,袁軍吃盡了橫射的苦頭。

道理很簡單,白馬義從沿著雁型陣斜邊平行奔馳的時候,袁軍向前的奔射是很吃虧的,因為奔射隻能向前沿斜邊射擊,而公孫瓚橫射是垂直射擊的。所以射倒的總是袁軍。

而王淵的馬弓的經過改良的,隨著左右兩翼張飛、閻行二人的騎兵展開,百步外根本就不在袁軍的射程之內,隨著張飛、閻行二人一聲令下,袁軍兩翼升起了一片黑壓壓的箭雲,伴隨著呼嘯聲向袁軍壓來。

袁紹的騎兵也是挑選各軍悍卒組成,果斷的掛起長弓,拿出馬盾抵擋箭雨,但齊射的密度極高,簡易的馬盾根本無法完全擋住箭雨,很快袁軍開始落馬,加上戰馬中箭後引起的慌亂,陣型開始散亂。

高幹極力組織騎兵衝鋒,但隨著一波波箭雨的降臨,騎兵散亂的趨勢並沒有好轉,陣型散亂的趨勢開始逐漸擴大。待兩軍穿插而過,袁軍外圍已經倒下數千騎兵,高速衝鋒的騎兵踐踏著落馬的戰友,驅趕著中箭慌奔亂跳的戰馬繼續衝鋒,很快與王淵的中軍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