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袁紹一邊聯絡世家,一邊率領大軍向邯鄲城集結,準備在邯鄲一帶阻擊王淵。
此時的王淵,正在率領大軍渡河作戰,高幹下令士卒下馬,在漳水對岸布置起防線,想把王淵擋在漳水對岸。
黃忠的第九軍再次肩負重任,作為先頭搶灘部隊渡河,經過鄴城戰役,作為攻城部隊的黃忠第九軍,出現了大量傷亡。加上駐守虎牢關時的戰損,目前部隊足足損失五千多人,加上鄴城攻城戰鬥的傷員,部隊足足短缺八千多人。
但如今王淵麾下除了騎兵,全部是重甲步兵,根本無法渡河作戰,隻能由黃忠再次肩負重任。
王淵集合全軍所有大盾,讓第九軍每人一麵大盾,以防敵軍的箭雨。在大盾的掩護下,黃忠率領第九軍很快渡過漳水,展開搶灘登陸作戰。
高幹早早的準備好了長杆,想用長杆阻擋排筏靠岸。卻見王淵大軍在自己射程之外開始穩住排筏,架起弩弓,不待高幹反應過來,一排弩箭夾雜這呼嘯聲撲向岸邊的守軍。
高幹的部隊本是騎兵,雖裝備的馬盾,但如何能夠擋住弩箭,隨著一排箭雨的來臨,高幹恐怖的發現,這些弩箭的力道和射程大大超出自己的預料,隨著一波箭雨的撲來,前部士卒紛紛倒地。
不待高幹有所反應,第二波箭雨接連而至,不出意外的又是一排士卒倒地而亡。
“撤退”高幹痛苦的吼道,自己親自打造的一直騎兵,本來是作為冀州的王牌而存在,如今不到一月,就被打散,所剩無幾,高幹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
隨著高幹的撤退,黃忠指揮大軍快速的登上河堤,占領附近險要之地,掩護大軍過河。
許攸快馬北上,一路狂奔,數日後穿過代郡,來到彈汗山一帶的公孫瓚大營。
許攸走進公孫瓚大帳,開口說道:“左將軍,大事不好,王淵殺進河北了。”
“袁紹敗了?”公孫瓚驚訝的問道。
“鄴城一戰,我軍損失慘重,七萬大軍被滅與漳水以南,求將軍快快支援。”許攸呈上袁紹的書信說道。
公孫瓚接過書信,看完不由心驚膽戰,自己與袁紹鬥了多年,知道袁軍戰力不素,如今王淵隻用了半月就攻破鄴城,吞並了漳水以南的大片土地。袁軍損失過半,恐怕很難守住王淵。
就在公孫瓚思索之際,許攸說道:“將軍不要再猶豫,唇亡齒寒,王淵一但攻陷冀州,將軍的處境不用許攸提醒。三麵合圍之下,試問將軍如何抵擋?”
公孫瓚知道王淵的厲害,召集眾將議事,很快就製定了騎兵防守趙雲,田楷集合五萬步軍幫助袁紹防守的策略。
隨著鄴城的攻破,王淵順利的度過漳水,斥丘守將蔣奇果斷的放棄斥丘城,撤回漳水南岸。數日後,關羽攻破繁陽,斬殺呂威璜於城頭之上。
關羽所部繼續向前推進,控製漳水以南防禦空虛的河北大地,殺入冀州後方,以牽扯袁軍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