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遺忘多年的最愛(1 / 2)

劉墉

會不會有一天,當我們臨去的時候,才突然發現一生中最愛的人,竟是那個已經被遺忘多年的……

十幾年前,在亞洲影展看過一部日本的科幻片——《日本沉沒記》。

片子裏虛構,某年日本東側的太平洋,發生了地層滑動,大塊的土地崩坍,滾入深不可測的海溝。

眼看扶桑三島就將沉沒,日本人開始四處逃生。有人顯現了末世無法無天的醜陋麵,有人表現了犧牲的情操,有人堅守著土地,端坐在祖先留下的木造房子裏,一起沉入海洋。

記憶最清晰的,是一對情侶,在混亂中失散。電影的結尾,映著年輕女主角,獨自坐在火車上,眺望窗外景色的畫麵。一片草原與藍天,這異國的土地,成為了她未來的家。

至於她的戀人,片中沒有交代。隻是在每個觀眾的心底,留下許多遺憾。

窗外的景色愈美、愈祥和,愈令人遺憾。

初到美國的時候,在一位同學家做客。他是個既英俊又有才華的男人,卻娶了才貌都遠不能相配的女子。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他竟然拋棄了在國內交往多年,早已論及婚嫁的女朋友。

“我的父母、兄弟都不諒解我!”他指了指四周,“可是你看看,我現在有房子、有家具、有存款,還有綠卡。誰給的?”他歎口氣,“人過了35歲,很多事情都看開了,我辛苦一輩子,希望過幾天好日子。”

隻是,我想,他心裏真正愛的,是誰呢?

讀謝家孝先生寫的《張大千》,五百多頁的傳記看完,到“後記”,又發現一段重要的文字。大意是說張大千的後半生,固然有妻子徐雯波在側,但壯年時代,楊婉君才是陪他同甘共苦,而且相愛相知最深的。

幫助張大千逃出日本人魔掌的是楊宛君,陪他敦煌麵壁、飽受風沙之苦的也是楊宛君。隻是大千先生在接受謝家孝訪談時,卻絕少提到這位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謝家孝先生說:

“是不是他顧及隨侍在身邊的徐雯波,而避免誇讚楊宛君?”

“海峽兩岸來日,不論誰拍攝《張大千的傳奇》真人真事,楊宛君應是女主角地位。”

“他(張大千)在80歲預留遺囑中,特別在遺贈部分寫明要給姬人楊宛君,足證在大千先生心中,至終未忘與楊宛君一段深情的歲月。”

闔上書,我不得不佩服謝家孝先生,做為一個新聞人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張大千傳》完成13年,老人仙逝之後,終於把他不吐不快的事說出來。

這何嚐不是大千先生不吐不快,卻埋藏在心底三十多年的事呢!

也想起有“民初才女”之稱的林徽因,在跟徐誌摩轟轟烈烈戀愛之後,終於受世俗和家庭的壓力,嫁給了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