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回憶一下,方才我們聽到的腳步聲,包括現在依稀分辨出的呼吸聲,來者究竟有幾人?”
和靜蘭不假思索:“隻有一人。”
其他人的記憶可能受感官蒙蔽,產生混淆,但對和靜蘭來,世界就像數字組成的模型那樣清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哪怕全世界都告訴她,一加一等於三,她也會堅持自己的判斷,等於二。
葉顧懷點了點頭,告訴和靜蘭:“這種完全隱匿自己的腳步、呼吸乃至氣機,已經到了圓融一體,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的功法。放眼整個下,不會超過十種。此刻最有可能出現在我們麵前的,便是縱橫家自《鬼穀子》之十二‘符言篇’中演化而來的‘樹明訣’。”
“我之所以能判斷出晏柏舟與縱橫家的某一支密不可分,恰恰也在於,他身邊那個自稱張六的管事,便修行了‘樹明訣’。”
和靜蘭沒有質疑他的判斷。
葉顧懷本身就是縱橫家出身,知道本門派的絕學又有什麼奇怪?
但她不清楚,《鬼穀子》一書,早就在縱橫派內亂的時候被分成了十四卷,饒是星落府為縱橫家第一大派,手上也隻握有五卷,恰恰沒有“符言篇”。
這麼多年過去,就算星落府真收集到其他幾卷《鬼穀子》,還要仔細分辨真偽。這就是為什麼,晏柏舟壓根沒想過,張六隻是在葉顧懷麵前晃一下,自己的底牌就又暴露了一張的可能。
誰讓葉顧懷出身鬼穀呢?
中州世界的曆史,在某些地方,與他們那個世界的曆史有共通之處。
比如,中州世界也有一個號稱“鬼穀子”,無比神異,恍若神仙的人,同樣上知文,下知地理,世間萬事萬物,仿佛就沒有他不清楚的。
鬼穀子一生,開創了四種學派。
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
他收了四名弟子,將這四門學問分別傳了下去。
數學演化至如今,分出陰陽家(包括一眾神棍、方士、騙子們)、醫家,農家;
兵學自成一派,是為兵家;
言學分出縱橫家與名家,以及一些不走尋常路的家,還有扯著虎皮做大旗的雜家;
出世自不用,道家數百支,黃老最聞達。
鬼穀子之所以收四名弟子,並不是希望他們鬥起來,而是因為這些弟子雖是縱奇才,論智慧,仍不及他萬一。能夠學好一門功課就不錯了,一旦分心就要搞砸。
但鬼穀子潛意識裏,仍舊希望自己能有一位真正的傳人,卻遲遲未能如願。直到晚年,他撿到了一名棄嬰。
那名棄嬰與幾位才師兄不同,資質堪稱愚鈍,師兄們看一眼就能倒背如流的東西,他就算讀三百遍都背不出來。但最後,他卻成了鬼穀子唯一的傳人,令鬼穀一脈得以流傳至今。
曆代鬼穀穀主從不出世,一代隻收一個徒弟,卻會在三名適格者之間進行考核。
而他,本不該是這場競爭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