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太玄清女(1 / 3)

中土玄青山,北起嵐陵渡,南接望神農,是那些尋龍探穴,擺羅定位的風水先生眼中得天獨厚的洞天福地,用山下市井小民的話說,那就是聞上一口氣兒就能多活上幾年的神仙地方。

山上能叫的上名字的有大小八十一座山峰,以玄門的九九歸一為意,主峰太玄峰獨立其中,八十山峰羅列一旁眾星拱月,據說是八百年前太玄門開山祖師布下的聚氣大陣,可保得太玄門八百年氣運。

太玄峰一枝獨秀,立於眾峰之中,山下設有一道登天梯,從山腳至山頂共計六千六百六十六階石階,尋常百姓即便是練過幾年功夫的江湖草莽,也得走上半天,歇上幾歇。

山上則是樓宇林立,宮闕相間,上有飛簷碧玉琉璃瓦,下有青階漢白篆雕攔。五百年前,境內大漢武德皇帝親口禦詔“北修京滬,南修太玄。”太玄門一時間大動土木,整個嵐陵的工匠也不管你是樂意不樂意,通通給趕到了太玄峰上,最後人多得就連玄青宮門前的那尊九天玄女雕像也要三十三人來修。

玄青山前前後後總共大修了五年,居《後漢書》裏記載,漢武德皇帝武德二十七年,玄青山上僅是殿宇樓閣便有一千八百七十二間,這其中偏殿雜殿以及門房皆不算在內,因此當時有“太玄玄嶽甲天下”一說。

玄青山有一山三坪九澗,說白了也就是十三處絕佳的景致,其中引以為最的有兩處,一處便是陽春三月時,蒼嵐峰上的滿山桃花,據說在十裏外的太玄峰那邊都能聞得到撲鼻的香氣,太玄門上私下裏都把蒼嵐峰叫桃花山,叫的順口也就一傳十十傳百的都知道了:另一處則是望夫頂的雲海,望夫頂在玄青眾峰中僅遜色於主峰太玄峰,站在望夫頂之巔,放眼望去,天地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有山風吹起時,雲霧翻湧,如同浪潮。

其實除了這桃花山的滿山桃花,和望夫頂翻滾的雲海,還有一處也是玄青一奇,隻不過外人不曾到過那裏,而到過那裏的人又不曾對外人提起,因此便不為外人所知。無論是香客還是遊客,上玄青山太玄峰,最多也隻能走到玄女宮或者是太和殿前,再往上便不被允許踏足,能上得了金頂的也隻有略略數人,而在太玄峰金頂金頂之上,有一座浩瀚天池,天池水麵雲霧繚繞,金蓮無數,池中更是豢養有江湖大蛟,每日早間大蛟翻滾吸水,景象堪稱舉世無雙。

作為以供奉九天玄女為主的太玄門,每日香客自然數不勝數,其中一半是為了祈願趨吉避凶,另一半則是奔著山上的女子。

太玄門上下一千三百餘眾,除了一老一小兩名男子剩下皆為女子,而且多為年輕貌美的女子,免不得有市井閑漢打這裏的注意,不過對於這種狀況,被譽為神州南土第一絕代的當代太玄門長門青茗仙子卻是置若罔聞,市井之民尚且不足江湖宵小,何足道哉!

太玄門近日發生了兩件大事,而且是兩件讓人絞盡腦汁也琢磨不出其中所以然的大事,一是關於那個據傳活了三個甲子住在山頂卻不是太玄門人的老家夥,他老人家三月前收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做弟子,這還不是問題所在,問題是那孩子是個男孩,除去一直賴在太玄峰不走的老家夥之外,太玄門何曾還有過男人?對於此事,山上幾代弟子皆是一再不滿,結果門主青茗仙子隻給予一字答複“可!”

第二件事就更為讓人匪夷所思,半月前,仍舊是那個賴在太玄峰不走的老家夥帶回來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這一次總算不是男人,山上眾人終於鬆了一口氣。結果第二日掌門青茗仙子竟然召集全門,宣布替師祖代師收徒,認小姑娘為師叔,這一決定足以讓整座玄青山沸騰,輩分高些的還好,如同掌門一般稱呼其師叔或者師叔祖,至於剛入門的小輩弟子,竟然足足差了五個輩分。一時間玄青山一片嘩然,唯獨門內資曆最老的數位長老毫無異樣,竟然與小姑娘平輩論交。

陳冰冰來到玄青山已經半月有餘,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讓她本就怕生的性子更是局促不安,一開始山上弟子要被迫於喊這個小姑娘太上師叔祖或者玄祖師叔極為不習慣,畢竟最小的玄門五代弟子年紀也是十六歲,不過漸漸的眾人發現,小姑娘雖然話語不多,但一旦熟絡起來同樣極為健談,很多所見所聞會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腦的說給大家聽,這對於很多沒有下過山的玄門弟子再有趣不過了,於是眾人反倒是開始喜歡起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