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辛棄疾(3)(3 / 3)

④先生:作者自謂。汝:你,指積翠岩。

⑤摩挲(suō):撫摸。

⑥“長被”二句:化用韓愈《石鼓歌》“牧兒敲火牛礪角,誰複著手為摩挲”詩意。敲火:

以敲石取火。

⑦霍然:突然,謂急速。

⑧鏘然:形容聲音清脆。甘泉乳:甘甜的泉水。

⑨結亭:建造亭子。

會:該當。相:行將。暖熱:溫暖。

思量:考慮。

塞士:貧窮的讀書人。

“不遇”句:對趙不迂(晉臣)的寬慰。遇:得誌。

卜算子①

千古李將軍

,奪得胡兒馬②。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③。

芸④草去陳根,筧⑤竹添新瓦。萬一朝家⑥舉力田,舍我其誰⑦也。

【注釋】

①作期同上。

②“千古”二句:據《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與匈奴戰,敵眾我寡,重傷被俘。敵置廣繩網而行於兩馬之間。廣佯死,突然躍起奪得胡兒馬匹,南馳以整殘部。李將軍:即李廣,參見前《八聲甘州·夜讀李廣傳》。

③“李蔡”二句:上書“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元狩二年,代公孫弘為相。

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

④芸:同“耘”。

⑤筧(jiān):引水之長竹管,此作動詞用。剖竹成瓦狀以引水,謂添新瓦。

⑥朝家:如言朝廷。力田:選拔人才的科目。漢代設“力田”(努力耕作)“孝悌”兩科,中選者受賞並免除徭役。

⑦舍我其誰:即謂非我莫屬。語出《孟子·公孫醜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粉蝶兒

和晉臣賦落花①

昨日春知,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②。甚無情③,便下得④,雨風⑤。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⑥。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⑦。記前時、送春歸後。把春波,都釀作,一江春酎⑧。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注釋】

①晉臣:趙晉臣,作者友人。此詞作於閑居瓢泉期間。詞以擬人的手法,明白如話的語言,抒寫作者的惜春惜花之情,異於作者的那些“大聲鏜躠”的豪放詞,屬於清麗婉約一派。

②“昨日”三句:寫原先春天的絢麗如同13歲的小女學繡花一樣,使百花絢爛。不教花瘦:謂繡得肥大些。

③甚:真是,的確。

④下得:舍得。

⑤僝僽(chánzhòu):摧殘。

⑥“向園林”句:言滿園落花,如紅毯鋪地。地衣:即地毯。紅縐:帶縐紋的紅絲織物。

⑦“輕薄”句:輕薄蕩子少情寡義,不能長住。

⑧春酎(zhòu):用春水釀的醇酒。

喜遷鶯

謝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①。

暑風涼月,愛亭亭②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蕖花發。步襯潘娘③堪恨,貌比六郎④誰潔。添白鷺,晚晴時公子⑤,佳人並列。

休說。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別,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⑥。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⑦。

【注釋】

①閑居瓢泉之作。

②亭亭:挺拔嬌好貌。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③步襯潘娘:《南史·齊東昏侯記》:“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出蓮花也。’”

④貌比六郎:《新唐書·楊再思傳》:“張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耳。’其巧諛無恥類如此。”

⑤“白鷺”兩句:杜牧《晚晴賦》:“白鷺忽來,風標之公子。”

⑥“休說”七句:化用楚辭《九歌·湘君》詩意:“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搴(qīɑn):拔取。木末:樹梢。靈均:屈原。心阻媒勞:心有阻隔,徒勞媒使。

⑦露荷翻葉:荷葉喻杯,露珠喻酒。殷英童《詠采蓮》:“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千年調

開山徑得石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賜邪,喜而賦之①。

左手把青霓②,右手挾③明月。吾使豐隆前導④,叫開閶闔⑤。周遊上下⑥,徑入寥天一⑦。覽玄圃⑧,萬斛泉⑨,千丈石。

鈞天廣樂,燕我瑤之席。帝飲予觴甚樂,賜汝蒼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餘馬懷,仆夫悲,下恍惚。

【注釋】

①望外:出乎意料之外。此詞作於閑居飄泉期間,大約在慶元六年(1200年)之後。作品表現出了積極用世的思想,在藝術上,想象豐富,幻想奇特,充滿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②青霓:虹。

③挾:握持。

④“吾使”句:語出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豐隆:古代神話中的雷神。

⑤“叫開”句:凝縮《離騷》“吾令旁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詩句。閶闔(chānɡhé):傳說中的天門。

⑥“周遊”句:語出《離騷》:“及餘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