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作於慶元二年(1196年)秋冬之交,時稼軒閑居瓢泉。雲山:白雲籠罩之山。
②“何人”句:《莊子·大宗師》:“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
”黃庭堅《次韻東坡壺中九華》:“有人夜半持山去,頓覺浮嵐暖翠空。”
③天一柱:天柱一根,即指下文之“青山”。
驀山溪
趙昌父賦一丘一壑,格律高古,因效其體①。
飯蔬飲水②,客莫嘲吾拙③。高處看浮雲④,一丘壑⑤、中間甚樂。功名妙手⑥,壯也不如人;今老矣⑦,尚何堪⑧?堪釣前溪月⑨。
病來止酒,辜負鸕鶿杓。歲晚念平生,待都與,鄰翁細說。人間萬事,先覺者賢乎?深雪裏,一枝開,春事梅先覺。
【注釋】
①趙昌父:趙蕃,字昌父。因家居信州玉山之章泉,故號章泉先生。其詩平淡而有趣,讀者以為有陶靖節之風。一丘一壑:語出《漢書·敘傳上》:“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誌;
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後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隱在野,放情山水。高古:高雅古樸。此詞是詞人隱居鉛山瓢泉時的作品。詞中借寫安貧樂道的隱居生活,抒發了自己壯誌難酬的痛苦和憤慨。
②飯蔬飲水: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③拙:困窮。
④“高處”句:意謂向高處看浮雲。
⑤一丘壑:一山一水。
⑥妙手:技藝高超的人。此乃作者自謂。
⑦“壯也”二句:典出《左傳·僖公三十年》:“使燭之武見秦君……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這裏燭之武批評魯僖公在他老時才重用他。詞人用此典也是對南宋朝廷不重用他表示不滿。
⑧何堪:怎能為。
⑨堪:可以,能夠。釣月:月下垂釣,指隱逸生活。
鸕鶿杓:刻為鸕鶿形的飲酒器具。李白《襄陽歌》:“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歲晚:晚年。平生:此生,有生以來。
先覺者。對事物能事先認識覺察的人。賢:賢能。
一枝:指梅花。
春事:指春天的信息。
永遇樂
檢校停雲新種杉鬆,戲作。時欲作親舊報書,紙筆偶為大風吹去,末章因及之①。
投老空山②,萬鬆手種,政爾堪歎③。何日成陰④,吾年有幾⑤,似見兒孫晚⑥。古來池館,雲煙草棘,長使後人淒斷⑦。想當年,良辰已恨,夜闌⑧酒空人散。
停雲高處,誰知老子⑨,萬事不關心眼。夢覺東窗,聊複爾耳,起欲題書簡。霎時風怒,倒翻筆硯,天也隻教吾懶。又何事,催詩雨急,片雲鬥暗。
【注釋】
①檢校:查核察看。停雲:即停雲堂,瓢泉新居的建築之一。此取意於陶淵明的《停雲》詩,其序雲:“停雲,思親友也。”作親舊報書:給親戚故舊回信。此詞作於作者移居瓢泉不久。
②投老:告老。空山:指期思瓢泉新居。
③政爾:正爾。爾:如此,這樣。堪歎:可歎。
④陰:樹蔭。
⑤“吾年”句:謂自己來日不多。
⑥“似見”句:謂不見杉鬆長大成蔭,如見兒孫晚那樣令人惋惜。
⑦淒斷:極度淒涼、傷心。
⑧夜闌:夜深。
⑨老子:作者自謂。
“萬事”句:化用王維《酬張少府詩》“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詩句。
夢覺:夢醒。
“聊複”句:姑且如此而已。
書簡:書信。
“又何事”二句:化用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詩意。言自己寫信時正是風雨交加。
歸朝歡
題晉臣積翠岩①
我笑共工緣底怒,觸斷峨峨天一柱②。補天又笑女媧忙,卻將此石投閑處③。野煙荒草路,先生拄杖來看汝④。倚蒼苔,摩挲⑤試問,千古幾風雨?
長被兒童敲火苦,時有牛羊磨角去⑥。霍然⑦千丈翠岩屏,鏘然一滴甘泉乳⑧。結亭⑨三四五,會相暖熱攜歌舞。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注釋】
①晉臣:趙不迂,字晉臣,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學士。積翠岩:《鉛山縣誌》卷一:“觀音石又名積翠岩,即古之楊梅山,在縣西三裏,一名七寶山,下有貌平坑,石竅中膽泉湧出。”此詞作於慶元六年(1200年)賦閑瓢泉期間。作品通過寫積翠岩的不幸命運,抒寫自己被投閑置散、不得施展才誌的憤慨。在藝術上,想象奇特,聯想妙絕,構思獨到。
②“我笑”二句:典出《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共工:古代傳說中的天神。緣底:為什麼。峨峨:高貌。天一柱: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意謂積翠岩好像是天柱被碰斷的剩餘部分。
③“補天”二句:典出《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女媧:傳說中古代女帝。意謂積翠岩又好像女媧補天剩下的石塊閑棄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