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消息(2 / 2)

在朱宏三離開這一年中,北京剛開始一切如常,各部在內閣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治理著這個國家。太子朱海原本就沒什麼大權力,所以他也就安心當一個橡皮圖章。

可是在正月十三,也就是上元節的前兩日,太子接到步兵統領衙門總兵丁長生的密報,秦王朱江想要在正月十五上元節當晚發動兵變,囚禁內閣眾位閣老,所以太子臨機決斷準備在正月十四就先一步發動,將罪魁禍首朱江抓起來,同時搜捕朱江的黨羽。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準備的時候消息泄露,朱江得知太子要對付他的消息,先一步發動兵變。

朱江糾集步兵統領衙門提督馬如風、副將薑鵬舉等人,還有南昌郡王金聲桓的世子金道明,共組織士兵三千多人,在正月十四晚間攻打皇宮。

太子在抓捕朱江不成後,馬上組織宮中禁衛抵抗朱江的進攻,同時得到了北京城中武昌郡王朱宏義、建寧郡王李成棟的幫助,經過一夜的奮戰,終於在正月十五將朱江一夥擊敗,禍首朱江被俘,從逆馬如風、薑鵬舉自殺,朱江的謀士馬紹光在家中被抓。

太子這份折子洋洋灑灑五六千字,將當時危險的情況說個詳細,同時屎盆子都扣在朱江頭上,將自己說成了臨機指揮、不動如山的軍事奇才。最後太子寫道:“兒臣惶恐不安,沒想到朱江身為臣子竟然公然造反,這根本就是不忠不孝之徒,現在兒臣已經將朱江收押,等候父皇回來決斷!”

太子將朱江說成了不忠不孝的逆子,他自己反而成了為父皇分憂的好兒子,不過朱宏三不是傻子,在這份折子中朱宏三看出來不妥之處。

第一點就是太子的兵力問題,北京城裏一共三個郡王,分別為朱宏三的大哥武昌郡王朱宏義、建寧郡王李成棟、南昌郡王金聲桓,這三家郡王和其他王爺不同,因為這三家王爺當年都是領兵的將領,所以他們手下都有數百人的親兵,這些親兵常年打仗,戰鬥力很厲害。

金聲桓的兒子金道明是馬如風的妹夫,他參加朱江反革命小集團說得過去,但是李成棟呢?要知道李成棟當年可是殺害馬小芳的元凶,這次怎麼站在太子一邊了?

還有最讓朱宏三放不下心的就是朱宏義,這個朱宏三的大哥雖然這幾年因為身體原因不在負責具體事務,但是當年新軍就是朱宏三和朱宏義攜手創辦的,軍中中層將領大部分都是朱宏義訓練出來的。以前朱宏義也知道自己身份特殊,所以建國後刻意的回避,沒想到這次也出手幫助太子,所以朱宏三才感覺這次北京事變肯定不是太子說的這麼簡單。

還有一點就是這麼大的事為什麼錦衣衛那邊沒有消息?如果說沈陽是邊關,錦衣衛可能有疏忽,可是北京是錦衣衛的老巢,發生這麼大的事錦衣衛竟然半點消息沒有,難道錢禮德也倒向朱江了?

朱宏三想了半天感覺不可能,錢禮德從抱上朱淮的大腿後和其他皇子勢同水火,再加上佟養甲老奸巨猾根本不可能讓錢禮德腳踩兩隻船。

除了這些還有馬明遠,要知道馬明遠也在北京,但是太子的折子上卻半點沒有馬明遠的消息,難道馬明遠真的遠離朝政了嗎?

太子這份折子疑點重重,不過有一點消息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北京沒出什麼大亂子,雖然朱江鬧騰夠嗆,但是內閣、皇宮都沒什麼事情,想到這朱宏三長出一口氣,沒出大事就好。

不過朱宏三也不想就這麼完了,他一定要好好查一查到底是怎麼回事。想到這朱宏三對李承恩說道:“老李,擬旨!今天是正月二十六日,朕在二月初五到通州,讓太子、內閣,還有朱江、朱淮,都去通州迎駕!”

李承恩聽皇帝這麼說趕緊躬身下去準備,但是朱宏三還沒說完,朱宏三想了一下接著說道:“還有老李你親自回京師宣旨,你這次回去明裏宣旨,但是要將京師這次的事情打探明白,最主要的是朕要知道為什麼錦衣衛沒有半點消息傳來,知道嗎?”

李承恩聽皇帝這麼說趕緊跪倒保證道:“請皇爺放心,老奴必定能為皇爺辦好差,一定將功補過!”

朱宏三聽李承恩這麼說點了點頭,揮了揮手讓他出去,朱宏三還要好好分析一下北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