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足以(穴)〔庇〕身,食足以給家。州民康,非司馬功;郡政壞,非司馬罪。無言責,無事憂。噫,為國謀,則屍素之尤蠹者;為身謀,則祿仕之優(隱)〔穩〕者。予佐是郡,行四年矣,其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何哉?識時知命而已。又安知後之司馬,不有與吾同誌者乎?

——《江州司馬廳記》

明年春,草堂成。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洞北戶,來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牆圬而已,不加白。磩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砎幃,率稱是焉。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三兩卷。

——《草堂記》

噫!凡人豐一屋,華一簀,而起居其間,尚不免有驕穩之態。今我為是物主,物至(知)〔致〕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內和,體寧心恬哉?昔永、遠、宗、雷輩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反。去我千載,我知其心以是哉!

——《草堂記》

尚以冗員所羈,餘累未盡,或往或來,未遑寧處。待予異時弟妹婚嫁畢,司馬歲秩滿,出處行止,得以自遂;則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書,終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誌。清泉白石,實聞此言。時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與河南元集虛、範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東西二林長老湊、朗、滿、晦、堅等凡二十有二人,具齋施茶果以落之。

——《草堂記》

民非政不,政非官不舉,官非署不立:是三者相為用。故古君子有雖一日必葺其牆屋者,以是哉!

——《許昌縣令新廳壁記》

公署,吏所寧,命次圖廳事。取材於土物,取工於子來,取時於農隙;然後豐約量其力,廣狹稱其位。儉不至陋,壯不至驕,庇身無燥濕之憂,視事有朝夕之利。官由是而立,政由是而舉,民由是而。建一物而三事成,其孰不韙之哉?

——《許昌縣令新廳壁記》

嗚呼!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燕之訓,叔父奉而行之,不敢失墜;小子舉而書之,亦無愧辭。若其官邑之省置,風物之有亡,田賦之上下,蓋存乎圖諜,此略而不書。今但記斯廳之時製,與叔父作為之所由也。先是,邑居不修,屋壁無紀,前賢姓字,湮泯無聞。

——《許昌縣令新廳壁記》

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誌,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養竹記》

刑餘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菶茸薈鬱,有無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嚐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翦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於是日出有清陰,風來有清聲,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養竹記》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賢,而人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者乎?然則竹之於草木,猶賢之於眾庶。嗚呼!竹不能自異,惟人異之;賢不能自異,惟用賢者異之。故作《養竹記》書於亭之壁,以貽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聞於今之用賢者雲。

——《養竹記》

望其從者蕭士清未至,因下馬,自縶韁於門柱。舉首忽不見,意其退藏於窗闥之間,從之,不見;又意其退藏於屋壁之後,從之,又不見;周視其四旁,則堵牆環然,無隙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