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忽悠臥龍(1 / 3)

諸葛亮雖然在赤壁之戰之時裝神弄鬼,但也沒見過神仙,他摸著劉禪的小腦袋,詫異萬分。

他眯著眼盯著劉禪人畜無害的笑臉,半信半疑道:“少主,且說來聽聽。”

劉禪故作神秘,也迷起眼睛,低聲道:“先生,天機不可泄漏,閑人免聽。”

諸葛亮大袖一揮,趕緊屏退左右,隻留下一位文士和夫人孩子們。

“夫人們和小兒呢。”諸葛亮附身試探道。

劉禪傻裏傻氣的哈哈一笑道:“無妨,他們都是自家人。”他開始學習父親劉備收買人心了!

諸葛亮更加驚奇,微微頷首。

“老神仙說,先生乃滿腹經綸、胸懷大誌、隱忍不發、不世出的絕世高人,必定成為千古賢相!荊州藏龍臥虎,您的摯友如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徐元直和汝南孟公威之流,都依附了強大之曹操。唯獨您特立獨行,卓爾不群,出乎意料地選擇了跟隨父親。足見您是人中之龍,有著非凡的自負和高瞻遠矚的獨到目光,天下無雙,無愧大漢五瑞之東青龍—臥龍的偉大稱號!”劉禪的超級大馬屁,猶如長江之水綿延不絕。

“先生一曲《隆中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戰略基調。此文一出,誰與爭鋒。一紙千古奇文,攪動大漢天下風雲!”劉禪又送上一頂大高帽。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劉禪飽含深情、抑揚頓挫地朗誦著。

眾人驚得目瞪口呆,這個呆貨竟然能把《隆中對》一字不漏地背誦從來,這真的是劉禪嗎?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想往昔吾父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狼狽不堪,流離失所,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處。然自從得到您的輔佐,如魚得水,屢屢獲勝,按照先生的方略,終於擁有了荊州五郡一方天地,意氣風發,龍騰四海。此皆眾將士謀臣的功勞,而先生可記首功!《隆中對》必將流芳千古!為萬世師表!”劉禪躬身作揖,慷慨激昂道,在奉承的同時不忘照顧夫人和夥伴們的情緒。

聽著聽著,諸葛亮的眼角濕潤了,此刻他的心情被阿鬥充分激發起來,仿佛回到了風霜漫天、白雪皚皚,劉關張三顧茅廬的青春歲月。

那時候,君臣初見,圍爐而坐,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共定方略,其樂融融。何其快哉!

“您隆中妙對,運籌帷幄,舌戰群儒,孫劉聯合,共抗曹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功大莫焉!從此,吾父終於有了立足之地,我們也開始擁有興複漢室的基地。先生真乃千古興漢良臣!如此匡扶社稷之大功,必將永垂青史!”劉禪娓娓道來,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緒,帶回到了烽火連天的戰場。

“然而,先生有兩個小瑕疵。”劉禪盯著諸葛亮,皮笑肉不笑,煞有介事的豎起了兩根小指頭。

“說吧,無妨。”自視甚高,自以為完美無缺的諸葛亮驚奇道。

“老神仙特別交待,諸葛一生唯謹慎,此一也。事必親躬,此二也。望先生明察,保重身體。”劉禪鄭重其事道。

“你可記得老神仙的名號?”諸葛亮焦急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