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如血,彤雲密布。
大戰一觸即發,硝煙四起。
虎豹騎不愧號稱天下驍銳,裝備精良,尤其是兩千五百名虎騎,人馬皆披重甲,混身裝在厚厚的鐵筒子裏麵,就露出兩隻眼睛。
劉禪知道,西漢時隻有輕騎兵,所有的戰馬都是赤膊上陣。東漢時開始在戰馬的胸部裝上皮革製成的“當胸”。到了漢末三國,開始出現比較完善的馬鎧,但這種裝備非常珍貴。官渡之戰時,袁紹上萬騎兵才幾百具馬鎧,重騎兵的比率不過隻占全部騎兵的百分之三。曹操在《軍策令》中提到袁紹有三百具馬鎧,哀歎自己連十具都沒有。
而現如今,曹操一統北方後,實力雄厚,花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精力,組建起昂貴無比的五千虎豹騎。人人俱為百裏挑一的百人將,每人配三匹馬,每年花費就達五、六萬錢。虎騎營和豹騎營可謂天下僅有之絕代雙驕。
故而,這些虎豹騎士個個都是曹操的心肝寶貝疙瘩,也是曹操手裏最為鋒利的刀刃,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天下諸侯聞風喪膽的殺人機器。
這些不可一世的騎士,端的是來去如風,迅如閃電,騎士如龍,駿馬似虎,人馬合一,長槍如林,嗷嗷怪叫,喊殺連天,迸發出衝天狂熱的殺氣。
無數的黑點滾滾而來,一眼望不到邊,好像巨大的黑色泥石流,以泰山壓頂之勢,不可阻擋地砸向漢軍。
兩萬多隻鐵蹄敲擊著地麵,聲勢驚天動地,山搖嶽動,猶如咆哮的春雷滾過地麵,讓人心驚膽跳,無比震撼!
“兩百五十步、兩百四十步、兩百三十步、兩百二十步、兩百一十步……”趙雲雙眼精光四射,注視前方,大聲數著虎豹騎的距離。
鋥亮的魚鱗甲,明亮的鎖子甲,發亮的鐵兜鍪,高高聳起的紅纓,右肩上斜披著帛幡(武官所佩帶表明級別的飾物,相當於現代軍隊的軍銜),雖遠在數百米之外,劉禪看得清清楚楚,隱隱感到殺氣逼人。
“一百八十步,輕羽射!”神威凜凜的趙雲拔出青缸寶劍,遙指敵軍,斷喝一聲。
剛才還稍有慌亂的弩箭手,被諸葛亮、趙雲、劉禪不動如山、嶽峙淵渟的淡定氣度所感染,迅速鎮定下來,把拉滿弦的箭矢用力地拋射向天空。
箭如飛蝗,密布長空。
逝若流星,激射大地。
箭矢象夏天的暴雨,劈頭劈腦地襲向飛馳而來的虎豹騎。
“上盾!”曹純見勢不妙大喝一聲,下意識迅速從馬背拿了麵圓盾,護住尚裸的臉麵。
作為指揮官,曹純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所以沒有放下麵具。
然而,曹純卻聽到身後傳來一聲聲殺豬般的慘叫聲和馬匹、騎士墜地聲。
剛才大部分反應夠快騎士依令上盾,但也有不少反應稍慢騎士或眼睛被箭射中,或是門麵中箭,或是馬腿中箭,巨大的疼痛使他們紛紛倒地。
因為這些所謂的“甲騎具裝”,已經是三國時代站立在軍備競賽巔峰的變態武裝,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但是其卻有致命的弱點,一是無論當胸還是馬身甲,為了方便奔跑,這些馬鎧長度也隻是覆蓋到馬腿膝蓋,膝蓋以下都是裸露出來的。聰明的敵人會從這個部位想辦法。
另外一個弱點就是,為了保護騎士的頭部安全,防護頭盔幾乎全封閉,前麵安裝有可以活動的麵具,上半部分留了一點縫隙,給眼睛觀察。麵具蓋上以後,會大大影響騎士對正麵外其他方向的觀察和判斷。不少騎士貪圖方便,沒有蓋上麵具,猝不及防之下就中了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