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皇小弟千歲(1 / 2)

這時,樊建匆匆忙忙趕來請劉禪過去,說縣鄉的官吏、父老要見他。

劉禪帶著一身廚房的香味匆匆趕到會場,卻見已把基本來意都說清楚了的糜竺,正與一班縣鄉官吏拉家常熱聊著。

“列位諸公,這位小公子便是大漢皇帝之弟,當今皇叔、荊州牧、行大司馬、左將軍劉備劉玄德之世子,大名劉禪劉公嗣是也!”糜竺拉過劉禪,滿麵春風地介紹道。

嗬嗬。劉禪一聽糜竺的介紹,樂了!

我舅舅這個介紹別具一格啊。這是把我拚命往皇室裏拉的節奏啊。

果不其然,與會的一百多人,竟然一個個眼圈發紅,熱淚盈眶,齊刷刷地跪了下來,拱手磕頭。

“草民趙義,叩見皇小弟千歲!”其中一個六十餘歲頭發花白的長者拜倒在地,叩頭不已。

隨後,其他與會人員連同圍觀的老百姓,竟然一同拜倒在地異口同聲喊道:“草民,叩見皇小弟千歲!”

“皇小弟千歲?!嗬嗬。”這名字有點意思,劉禪忙不迭地趕緊伸出手要扶起他們,道:“父老鄉親們,快快請起!如此大禮折煞小子也!”

對他們這些德高望重的長者,特別是鄉父老和裏父老更是不可小覷。

他們可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族長宗老,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地頭蛇、話事人。

劉禪腦子搜索了一下,得知:三老之設,古已有之。劉邦建漢之初,為更好地維持鄉村社會的穩定,穩固其政權之基礎,即下詔著手恢複三老之製,其標準就是:年老德高。目的就是將鄉裏宗族血緣共同體的領袖人物納入統治機構。

鄉、裏是漢代鄉村社會的基本組織單位。漢政權按照地緣劃分居民,由官方任命地緣行政組織和管理者,如鄉官吏、裏正、什長、伍長,層層加強管理。

在官方設置的組織和管理者之外,鄉、裏父老這個特殊群體,對本宗族的事務起著關鍵的決策權,積極參與維持鄉村治安、督促農桑、催繳賦稅,以及祭祀、求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活動。

在官方設置的行政組織和管理者外,作為鄉裏地緣關係外殼與宗族關係內核的橋梁紐帶,鄉、裏父老群體對維護維護基層的秩序和穩定,發揮著至關重要特殊的作用。

後世的“父老鄉親”一詞就是肇始於此

劉禪想道,嗬嗬,皇小弟!這個稱呼還真的有點意思,這位長者還真的是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大大的下了一番功夫了。

因為“弟”與“帝”同音,如果叫皇弟,不明就裏的別人便會誤聽成“皇帝”,成為欺君之罪,劉禪也會背上大逆不道之罪名。

如果叫小皇弟,也被誤解成“小皇帝”,也同樣不妙。

所以此老者可謂用心良苦,異常用心。真的是令人佩服!

劉禪想到這,不由多看了老者趙義一眼,突然覺得有點眼熟,卻一時記不起來。

“趙老,您為何稱呼吾為皇小弟千歲呀?”劉禪笑道。

“主公乃當今皇帝的叔叔,那你豈不是皇帝的小弟。皇帝號稱萬歲,你肯定是千歲啊。”

“嗬嗬!還真有點意思。諸公,都請起來吧。”劉禪心情大好,笑道。

然而,他們卻十分執拗地長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