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死的不是莊蹻出生入死的兄弟,而是戰俘,我想知道,這些戰俘是那裏人?"青鋒的腦海裏仍舊是雲山霧水.
"昆明人."我果斷答道:"2000年前的彩雲省的西北部洱海地區,生活著一隻叫昆明族的遊牧民族,他們與滇國時代為敵相互間不斷征伐,或許是實力相當的原故,所以誰也滅不了誰.但是多年的戰爭,除了勞民傷財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彼此間得到的對方的戰俘.
那時候的人可不比現在有交換戰俘的規矩,因此除了我們剛才所說的屠殺或者祭祀外,戰俘最大用處就是作為奴隸使用,勞苦終身,死於非命."
"阿彌馱佛."和尚菩薩心腸的禱告一聲;"說起來這些戰俘的命運可真是悲慘,但願來世頭胎轉世的時候,可以平安一生,貧僧還有一件事情不明白,既然前6個墓穴埋的是戰俘,那麼真正
得跟隨莊蹻那些人埋在那裏?"
我看著和尚會心一笑,麵對著長長的甬道說道:"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多少能文能武的人,馳騁於沙場,笑傲於天地之間,最終大多數還不是落得馬革裹屍的下場,跟隨莊蹻的兵將也絕無另外.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他們很大不部分人死在了與昆明族的交戰中,站著出去,橫著回來,這或許是這些人最希望死的方式:要死死在疆場之上.
莊蹻自然不會虧待自己的楚人兄弟,然後在他們死後進行了厚葬,一個個重棺厚槨,甚至怕他們活著時候在想念自己家鄉,還特意把所有跟隨他的楚人積為一堆,放在這大殿之上."
"大殿之上?"青鋒反應不過來的疑問著:"這大典除了這供桌,畫像人頭,甬道和作為支柱的二十八根大柱,難道還有楚人戰士的屍骨?"
我笑而不答,打著手電叫他們兩人,從供桌一步步走到燈火搖曳的甬道上,這裏仍舊如我們初進來時候的陰冷,然我的心裏在弄明白了這裏有10多具楚人屍骨的現在,不經多了些陰森恐怖的氣氛.
"青鋒,你見過的古代正房子中,有那一種是有單獨一間的,又有那種房子在建蓋時候,把柱子放在中間,並且數目剛好是二十八根,如果你想知道就把柱子間的磚頭推開,一看便知."我說道.
"劈裏啪啦......."
隨著我們把宮殿裏的磚頭一點點搬開,我們的眼睛睜大,電筒光照耀下的磚牆後麵,居然隱約能看到棺材斜長的影子,如一個巨大橫倒的櫃子那樣,等我們順著影子走進幾步,腦子立刻被一個詞語所占據.
棺材,幾乎每一根柱子的背後都是棺材,二十八口棺材一一對應著二十八根柱子,這些上等金絲楠木做成的棺材,在光線的照射下展示出它的真容;棺材的大小頭是朱漆,中間繪著金粉描寫的彩頭,棺身長達到3米,上麵是用玄色的漆,塗抹,用料和漆讓棺材睜個看起來厚重名貴.
棺材是立在雕刻著蟒蛇的青石上的,每一口棺材在頭和尾底部用青石墊底,並且這些青石有2米多高加上棺材自身的高度,使得我們站在地上不 可能看到棺材裏裝放的屍體如何,有無法一睹2000多年前楚人的豐姿.
等我們從地上撿來磚頭墊到人可以看到棺內高度的時候,和尚自告奮勇的爬了上去,我在下邊隻看見他手中的電筒光掃視了下,就無奈的把眼睛閉上,嘴裏又開始念叨著佛家的聖言. 我隱約覺得和尚是看到了他不想看到的東西,棺材裏麵定是畫麵太美麗,他實在不敢看.以前不是在前幾個墓穴裏看到死的很殘忍的屍骨的時候,他就開始念聖言.
青鋒從和尚的表情中也知道了事情的一一二二,可是他似乎不信這個邪,掂著腳尖先是看,然後嘴裏嚷嚷著讓我上去,就蹭蹭的踩著磚堆想上走,那嘴裏嚷嚷的樣子,和被跳屍打敗後不服輸的說的幾個跳屍算什麼,老子以後還在這一帶混的模樣。
青鋒走上去的時候是帶著他獵頭銅紋劍的,這幾天在兵塚裏,他也一刻不離的戴著那把劍,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這劍是離不他,送不走,還賣不了,可是在我看來他也離不開那把劍,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劍在人在,劍亡人亡。
事實在青鋒的膽子還沒有和尚大,和尚是看了棺裏的屍體還能站在淡定站在那裏念咒,可是青鋒在看了那棺材才一眼之後,就嚇得差點跪下去,就等著跪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