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七層浮屠(1 / 2)

我們又在"滇"字洞穴徘徊了很久,希望找出回到地麵上的路,可是這裏通往外界道路大都是封閉的,每每你覺得就要走出去的時候,前麵一大堵高大巍峨石牆就斬斷了你前進的腳步.

這裏難道又是一個迷陣?

"真是看到蛇長角倒了八輩子的大黴了."我心裏暗罵著自己苦逼的命運.雖說在紛繁浮躁的時代,隱居在這有吃有喝曼妙的洞穴深處可以修生養性脫煩惱,可是我一個七情六欲尚存,塵緣未了的人,如何甘心過古佛青燈的隱世生活?

心裏煩躁的想著出去的事情,我靜不下心來隻能四處走走,腳步在散無目的意識下,想走那裏我就去那裏,可以說這滇字洞穴可謂博大精深,不多時,我居然找到了一出好的去處.

荷池之中居然有個人工小島,柳樹如煙之間可以看到一座塔樓,重簷疊障中渲染得灰白一片.

我搖舟登島塔下仰望,隻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層,下層邊長有三十多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有十多米,其東麵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題有“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

塔身的第一層,高有十三米,是整個塔身中最高的一級。東塔門距基座平麵二米,西塔門則在近六米處,塔牆厚達三米。

.我從第二層爬至六層結構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七層為塔頂。以第二層為例,高約六米,寬約十米,上部砌出疊澀簷,凡七層磚,每層挑出五七分米不等,簷的四角上翹。塔身東西兩麵正中各有佛龕,內放佛像一尊,龕兩側另有亭閣式小龕各一,蓮花座,廡殿式頂,中嵌梵文刻經一片。南北兩麵,中間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

第三層則南北為佛龕,東西為窗洞。以上各層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縮。塔頂高八米,約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聳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塵寰、劃破雲天的感受。頂端是銅鑄的葫蘆形寶瓶,瓶下為八角形寶蓋,四角展翅,安有擊風鋒;其下為鋼骨銅皮的相輪;最下為覆缽,外加蓮花座托。

塔頂四角,原有金鵬鳥,相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滇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或許時間已久金鵬已無存,殘存金鵬鳥足。塔中空,置有簡易木梯,可達塔頂。主塔塔西,等距約幾十米遠的地方,有南北兩座小塔,是八角形密簷磚塔,各高二三十米,塔身有佛像、蓮花、花瓶等浮雕層層各異。一至八層為空心直壁,內撐十字架。基座亦為八角形。兩小塔間相距九十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勢,布局統一,造型和諧,渾然一體。

萬古雲霄三塔影,諸天風雨一樓鍾”,站在主塔最高的第七層上,憑欄回望江山美如畫,倘若在此宴暢談把酒臨昔,豈不是人生的一大妙處。

我寄情入景思緒萬千,心中煩惱的事情豁然開朗,卻不想這洞穴之中的天也分日月星光,暮色隨時間的推移加重,一輪明月隨即升上枝頭。

回望踏內佛龕,隻見裏麵的琉璃瓶閃爍著點點熒光,我好奇的走近一看,琉璃瓶內有一段枯黃的指骨質,那光竟然從骨質裏散發出來,熒藍熒藍的,我的好奇心越來越重,整個臉孔貼在琉璃瓶上,這熒藍的光線占據了我的眼球.

我隨即感到一陣眩昏,就是眼睛看東西也迷糊不清,我隻覺得當時看到一個頭戴金色滇王箍的人站在我的麵前,他的身影飄忽不定,讓人覺得就是一陣風也能把他吹走,他如魂靈一樣的上下的大量了我,然後自己點點頭,對我說道:"張子麟,你果然來了."

我本來就以為自己看到鬼魂了,心裏有些發涼,隻是從他的言行和舉止中並沒有傷害我的出意思,心裏平靜了些就隨口回道:"這位前輩,我們以前認識嗎,你在這裏等我有什麼事情?

那鬼魂聽的我不卑不亢的態度,徒然一笑

並沒有介意,反而更親切的說道:”你就對朕沒有一點好奇嗎?比如我是誰,我叫什麼.......

我嗬嗬嗬的笑了起來,看著他說道:"你我半毛錢的關係也沒有,我對你問這問那的,是不是太沒有禮貌?但是我現在也沒有事情,如果你要說,我洗耳恭聽,絕無半點反對的意思.

鬼魂無奈的搖了搖頭,似乎在覺得再這樣說下去有沒有意思,隻得把談話的方向轉到主題上:“虎嘯彩雲,藏滇據迤,你說朕誰?”

“ 莊蹻?”這八個字早在學曆史的時候,我就爛熟於心。

“ 莊蹻就是朕。”鬼魂肯定的說道:”但朕現在的魂魄就隻剩下最後一魂了,所以你看到的朕一直在搖晃。我為了見你,一直派門徒去保護和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