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中國製造”威脅了誰(3)(1 / 2)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所有的外資都撤出中國那會怎麼樣?那麼我們中國所有的轎車都要停產,中國所有民航飛機將在幾年內停運,中國彩電業將全軍覆沒,造船業全麵崩潰……雖然我們口口聲聲我們是製造大國,但是我們根本沒有核心技術。以彩電為例。雖然我國國產彩電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但是這些彩電沒有“中國芯”,雖然海信集團推出了我國彩電業第一塊視頻媒體處理芯片,但是電子行業資深專家安永成表示:“信芯”隻是打破了中國彩電的芯片之困,但是在我國上億台電子產品中,“中國芯”使用的比例還很小。也就是說,如果上遊廠商一旦拒絕提供芯片,我們的彩電將全軍覆沒。為什麼會這樣呢?很簡單,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正在對中國進行很嚴厲的技術管製。買商品是“買與不買”的問題,但是技術卻是“賣與不賣”的問題。美國經常在利用技術出口管製來達到某種政治、軍事、外交目的。“技術牌”是鉗製我國的主要工具,一方麵千方百計的限製對華高技術出口貿易,另一方麵總是用技術製裁來威脅中國,以推進美國的外交政策。在2000年出台的《財年國防授權法》中,美國提出了多項旨在強化監控對華技術出口的規定。

國債壓身

目前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大債主,但是偏偏是這個“頭號大債主”的身份讓中國坐立難安,宛如將中國放在火上烤。很多人會莫名其妙,按照道理來說,中國應該“挾國債以令美國”啊,甚至有善於意淫的人表示如果美國不肯安分,就果斷拋售美債,對美國經濟體造成巨大打擊。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的話,那麼現在氣定神閑的應該是我們而不是美國了。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美國已經進行了兩輪量化寬鬆政策,增發美圓的結果就是在2010年底誘發了全球通貨膨脹,誰擁有的美債多,誰通脹的最厲害。美國料到中國肯定會用極其嚴厲的緊縮手段來收緊流動性,這個時候美國若是再出台財政政策,那麼中國的經濟勢必會疲軟,尤其是出口加工業更有可能受到衝擊。也就是說,美國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國債來要挾中國,將翻身的楊白勞惡性打壓黃世仁的新劇搬到現在的舞台上上演。

貨幣戰爭

近來美國不斷的呼籲要求人民幣升值,其實早在2003年美國就在不斷吵嚷著要人民幣為世界經濟“做貢獻”。當時人民日報針鋒相對,提出中國在貨幣政策上不要步日本的後塵,明確指出千萬不要上美國人的當。當然這樣說是有前車之鑒的,那便是《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後給日元帶來了滅頂之災。1985年,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的財政首腦迫使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使日元升值30%。“廣場協議”後,日元對美元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升值了4倍多,日本多數出口產業喪失了價格優勢,不得不向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周邊國家遷徙,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衰退的泥潭,至今看不到振興的跡象。美國不斷的要求中國升值,首先可以減輕它的外債負擔,同時能刺激自身的產品出口。就目前而言,彙率已經成為美國遏製中國的利器。

軍事遏製

在2011年6月13日,俄羅斯媒體指出,目前美國正在通過軍事來遏製中國的崛起。事實上美國還真是這樣做的。眾所周知,南沙群島始終是中越、中馬、中菲、中文的摩擦點。2008年菲律賓曾宣稱將為島嶼戰鬥到底,越南近期也時有動作,各方都在加強軍備,特別是海軍,側重潛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雖然在2011年6月,越南宣布在南海舉行實彈演習的時候,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不支持,但在2011年8月,美國《華盛頓觀察》卻表示,美國和越南在河內首次就國防安全議題展開戰略對話,涉及到美國對越南出售武器等問題。專家指出,此舉不過是在遏製中國崛起。當然美國看準的幫手絕非越南一人,還有印度。美國甚至向印度推銷第5代戰機F—35,以便對抗中國的殲—20。中印是傳統對手,兩國在東、西兩線邊界地區存在領土爭端。

方方麵麵麵麵方方,美國對中國嚴防死守,這些無形的手,現在正在一點一點的縮進……

用人民幣擊垮出口

在郭美美這塊大石頭沒有出現之前,紅十字一直風平浪靜。等到郭美美跳入的時候,隻聽得“噗通”一聲巨響,而後水花四濺。這不,又來醜聞了。甘肅省天水市郭家村對此深有感受,當地紅十字承諾撥付的一萬元,他們隻拿到了白條。盡管郭家村的村民將這張“白條”裏三層外三層的包好,依然等待著能有兌現的這一天,但就目前醜聞纏身的紅十字而言,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想起世界上還有個郭家村。

當然,白條絕對不是紅十字的特產,在國際社會上,也到處存在著“白條”。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我們也是手握“白條”的“負翁”。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說過,美國因為貿易順差需要向我們支付大量的美元,美國可不願意讓美元大量的在本國流通,那樣“貴”生活也會出現在美國。所以美國要求我們購買國債。也就是說,美國將我們賺得的美元用一張“白條”給打發了,當然也會告訴我們:“我不會忘了給你們利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