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未送行,卻護行
密林之中,雖然狂風呼嘯,旋風不止,但卻僅僅圍繞著紅轎和三獸方圓之地。
紅轎終於落地,就在紅轎落地一瞬,以紅轎為中心猛然爆發出一股氣勁,四散而出,狂風遇到這股氣勁霎時消散,直到狂風完全消散,氣勁也消失於無形,除了還在空中紛揚飛舞的雪花,似乎剛才的一切都不曾發生一般,但是紅轎猶在,仍然立在那裏的三隻魔獸,都在說明剛才發生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紅轎落地之後便一點動靜都沒有,沒有動手,也沒有離開的意思,似乎是在等著什麼。
……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一座山下,有一身著黑色長袍之人緩緩走來,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要後斜掛一柄大刀,看上去姿勢有些怪,如果把刀換成劍,然後再把掛在腰間的位置往前挪一挪,這樣看著就會舒服很多,但是現在這樣掛在腰間,正常來講,這樣的姿勢並不是那麼方便出刀。
山前有一道長梯,這道長梯猶如一直樹幹一般,有很多分叉小道,這些分叉就是到達上山其他地方的通道,若是一直順著這條階梯而上,便可以直達山頂大殿,殿名“行雲殿”,這座山原本叫什麼名字已經沒有人記得起來,隻知道這座山的名字是因這座殿大殿而被世人傳揚,名為“行雲山”。本來這條階梯是方便山上之人下山,同時也是方便山下之人上山,可能此時天還算早,所以這道長梯上麵沒有下山的人也沒有上山的人。
來人來到階梯之前,抬起一隻腳緩緩踏了上去,然後他開始說話:“刀—中—客”,聲音深沉厚重,震懾人心,他開始說話的時候,一隻腳剛踏上第一道階梯,但這三個字說完之時,人早已不見,再次出現卻是人在山腰,另一隻腳也是落在了這道階梯中途之上。
舉足而跨,三字之間,竟能如半座山高之遠的距離。山並不矮,甚至可以說特別高,自下而上,根本看不出山有多高,梯有多長,甚至連這道階梯是直是彎都看不出,由此可見自稱“刀中客”的人修為不弱。
另一隻腳剛剛落在階梯之上,前一句話的聲音猶在耳邊,又是一道聲音響起“李—天—隆”,又是一句話,同樣是三個字,話音未落,人影已經出現在階梯盡頭,大殿大門之前。
來的人赫然正是李純的老爹,李天隆微微抬頭看了看眼前已經敞開的大門的上方掛的寫著“行雲殿”三個大字的牌匾。
看著這三個似是真有行雲流水之意的大字,李天隆口中不停,還是一樣的語氣,聽不出悲喜,但其中又似乎有著什麼不與外人道的情感:“前來拜殿”。
李天隆這次倒是一步一步走的,話一說完,便開始緩緩前行,猶如還在山下之時一樣,似是賞景而來一般,但對周圍的一切有那麼的毫不在意,除了之前“行雲殿”這三個字留住了他片刻的目光,其他的景物竟是未能讓他多看上一眼。
聲音遠蕩,回音疊起,人過大門,立於院中,右手放於刀柄之上,左手背在身後,就這麼昂首閉目而立。
隻見門院之中隻有一個六七歲的孩童在院中那條已經很是幹淨的主道上灑掃,主道之上他每天都會早晚掃上兩遍,莫說是落葉,在這山巔之上,至高之處,除了那茫茫白雲,隻怕是就連灰塵都不會有,但那個少年依然在認真的做著灑掃的工作。直到灑掃到李天隆站的地方,才停下抬頭看了李天隆一眼。但他卻看到李天隆閉著眼,看也不看他,想要說些什麼,張了張嘴,最終卻還是沒能說出口。他向李天隆的身後看了看,似乎在預估自己還有多少活計沒幹。
他每天幾乎不出山門,一天也就做兩件事,掃地和看書,他想了想自己還有好幾本很有意思的書還沒有看完,終於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一般,將手中的掃帚一提,越過李天隆,開始了後麵的灑掃工作。
“你每天還是起的那麼早”一道聲音傳來,好像是四麵八方同時響起一般,竟是讓人分辨不出這道聲音到底是從哪裏傳出來的。
就在這道聲音響起的時候,原本一直在低頭灑掃的少年緩緩抬起頭,愣愣的將目光投向了大殿深處,不過隨即他又低下頭開始灑掃,他並不在意他們說些什麼,隻不過第一次聽到自己的師傅說話那麼大聲,一時有些發愣而已。
“人已啟程”李天隆似是字如千金,似乎多說一個字對他來講都是在敗家一樣。
“你還是這樣,不做生意的時候連說話都覺得是賠本。”聽得出來這道聲音中蘊含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