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農業企業
農業企業是指使用土地、勞動、資金等生產要素,按照現代生產經營方式,以盈利為目的,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從事商品性農業生產以及涉農生產經營的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化是指通過農業經營組織與相關製度創新和政策調整,使分散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分地區、分層次地逐步發展成為企業化經營組織,進而最終發展為現代農業企業組織並進行現代化經營的過程。通過農業企業化,降低了農戶生產與銷售過程的不確定性,用相對較低的管理費用代替了較高的交易費用。從商品特征維度考察,當所要交易的農產品的內容變得複雜時,而且在客觀上很難斷定其質量時,為交易所需的人力資源及時間也會隨之增加,因此采用農業企業這種組織形式就以較少的內部管理費用代替了相對較大的市場交易費用王雪萍,華偉,侯光明。中國農業企業化動因分析[J]。理論建設,2004(3):44-47.。
交易費用理論認為企業是為節約交易費用而對市場的替代,因此,農業的企業化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我國理論界已對農業企業化問題作過一些研究和探討。郭振宗(1998)認為,我國農業企業化是指通過農業經營組織與相關製度創新政策調整,使農業微觀經營組織按照或單獨或合而為一的經營行為企業化和組織形式企業化兩條線索,分地區、分階段、分層次地逐步發展成為企業化經營組織,進而最終發展為現代農業企業組織並進行現代化經營的過程。在現代經營方式下,市場營銷成為其一切經濟活動的中心環節。這是因為市場營銷是農業企業實現產品價值和經濟效益的一項決定性活動,是企業能否把產品從流通領域順利轉入消費領域即實現最關鍵的“驚險的跳躍”的決定性因素,是降低農產品交易費用、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手段。農業的企業化經營可使農業經營主體充分享有市場營銷活動所帶來的種種收益。因此,農業企業有動力而且有能力開展農產品市場營銷活動,包括開展市場需求的調研,選擇農產品目標市場,采取恰當的市場營銷策略(如品牌策略、廣告宣傳策略、公共策略等),選擇適當的農產品營銷渠道。所以,組建各種農業企業是農產品營銷渠道主體組織化的理想選擇,尤其是農工商一體化經營即完全縱向一體化的農業企業。農工商一體化經營能夠有效降低或防止因資產專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所帶來的損失,降低因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經營風險,節約交易過程中交易對象的搜尋成本、談判成本、討價還價的成本、監督違約成本。
從我國現有條件來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農業企業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製約我國農業企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一是農民的風險規避傾向導致農民參與農業企業化的意願不強烈,積極性不高。二是現行的土地製度製約著農業企業化,農民沒有真正的繼承與轉讓權,農民不可以按土地市場價格買賣承包土地,土地流轉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而且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以及農民的土地依戀情結也阻礙了土地的合理流動和集中。三是資金投入不足和農村金融市場不完善製約農業企業化。四是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意識和掌握、使用現代生產要素的能力,難以適應專業化、商品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經營以及從事農村非農產業和創辦各類農業企業。五是企業家資源缺乏,使農業企業化缺乏發動、推進與創新的核心力量。正是這一係列因素的製約使得我國農業企業化進程緩慢,農業企業難以短期內普遍存在,並成為農產品營銷渠道組織主體。
龍頭企業是農業企業的重要形式之一。按照雙方簽訂的契約界定權利與義務,農戶進行指定品種和數量的農產品生產,而龍頭企業則從事農產品的收購、加工和銷售,並為農戶生產提供相應的服務。這種營銷渠道相對穩定,在維持農戶作為農業生產基本組織單元的獨立性與自主性的同時,發揮龍頭企業加工、銷售農產品的優勢,聯結農戶進入市場,從而與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的規模性相適應,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營銷渠道的相對穩定,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的一次性交易代替了批發市場中農戶與批發商之間的多次交易,從而使交易成本得到了節約。龍頭企業對農產品的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增加了整個營銷渠道的收益。
(一)積極引導農業企業的創建和培育
要發展農業企業,就要完善農業企業的外部環境,積極引導農業企業的創建與培育。首先,製定落實一係列優惠政策來發展農業企業,並觀察其成效適時調整。相關部門應做好預測和評估,防止盲目發展農業企業,減少對農業企業的過多幹預。製定相關政策時,要考慮製約我國農業企業化發展的問題和因素:現行的土地製度製約著農業企業化,農民沒有真正的繼承與轉讓權,農民不可以按土地市場價格買賣承包土地,土地流轉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資金投入不足和農村金融市場不完善也製約了農業企業化。另外,農民的風險規避傾向導致農民參與農業企業化的意願不強烈,積極性不高,而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難以適應專業化、商品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經營。
(二)積極采取措施扶持農業企業
首先,要加大資金扶持和稅收政策扶持,在當前農業企業貸款難的情況下,大多數農業企業最大的困難是流動資金不足,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是非常必要的,放寬對農業企業貸款的條件限製,落實稅收減免等。其次,要加強科技扶持,農業主管部門要把農業企業作為重點對象,加大農業科技應用和推廣力度,根據市場需求和農業企業的實際能力把農業創新項目、農業科技創新成果進行深入推廣。最後,引導農業企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製定優惠的人才政策,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促使優秀人才流向農業產業化領域,積極培養現有農業企業的內部人才,提高他們的素質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加快農業企業中企業家隊伍建設,發揮企業家的骨幹核心作用
農業企業的創建、發展和壯大與優秀的企業家的存在和作用密切相關,加快企業家隊伍的建設對於我國農業企業化的整體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應以現代管理理念,加強對其管理能力、管理素質水平方麵的培訓,培養他們的國際競爭觀念,使他們形成把農業企業做大、做強、做久的思想觀念。其次,在積極引進具有較高管理能力和豐富經驗的管理者進入農業企業的同時,注重培養農業企業內部現有的高層管理人員,提升農業企業的管理水平。
(四)充分發揮農業企業的市場營銷職能
在現代經營方式下,市場營銷是農業企業實現產品價值和經濟效益的一項決定性活動,是企業能否把產品從流通領域順利轉入消費領域,即實現最關鍵的“驚險的跳躍”的決定性因素;是降低農產品交易費用、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手段。農業企業化經營必須開展更有前瞻性的農產品營銷活動,把所製定的長期營銷計劃和短期計劃有效地結合起來,具體包括開展市場需求的調研,選擇農產品目標市場,采取恰當的市場營銷策略,選擇適當的農產品營銷渠道。
(五)加強對農業企業的管理和監控,構建農業企業與農戶間的和諧關係
首先,要加強對農業企業的管理和監控,防止一些企業打著產業化的旗號,享受著農業企業的優惠政策,而不履行農業企業的經濟與社會職責。完善農業企業的評定原則,嚴格認定和評價農業企業,地方政府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地方特點和農業產業布局,爭取做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和農業企業化發展相對平衡、相互促進。其次,把農業企業與農戶聯結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可以采取的一些有效辦法,例如,讓農業企業與參與農戶之間形成產權關係,從而實現真正的一體化;農業企業與農戶在簽訂契約時要簽訂書麵訂單或合同,建立具有法律意義的、相對穩定的契約關係,也可以充分發揮信譽機製在合同簽訂中的重要性,以此來增強契約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