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民國42(1 / 3)

第三卷 民國的說法 第八章 羅文幹案:司法與政治的大對決

抗戰時期,在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園裏,人們常可以看到一個留著一點八字胡,麵容清矍的中年人,青年學生都不怎麼認識他,但總是被他身上那一股強大的氣場感染著。在這個學校裏,凡是法學學科的人都無不對他肅然起敬。他叫羅文幹——幾乎是這個學校裏聲名最顯赫的人,因為在來當教授之前,他已經把中華民國的重要官職當了個遍:他當過北洋政府的大理院長(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財政總長、蔣介石國民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長、外交總長,他本人就是一部活的民國政治史,尤其是一部民國司法史,所以西南聯大幹脆請他來主講《中國法製史》這門課。

其貌不揚的羅文幹之所以能在民國的政壇如此受器重,和他本人的高學曆頗有關係,這位廣東富商的兒子在16歲的時候就到英國牛津大學留學了,那還是1904年的事,那一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還沒死,大清朝還在苟延殘喘。等1909年羅文幹大學畢業回國的時候,大清朝還沒有滅亡,他以高學曆被直接賜予“法科進士”資格,這可是中國絕大多數讀書人一輩子都夢想不到的事情。以當時的環境,這樣的超級人才當然是要受重用的,他直接被任命為廣東審判廳的廳長,這是不是史上最年輕廳級幹部已經無法考證了,但至少讓當時讀書人眼紅死了。身為大清朝廳級幹部的羅文幹不久就趕上了辛亥革命,在中華民國的政治圈,他這樣的專門法學人才當然也要被重用,大總統袁世凱不久就邀請他到北京去,當上了北京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總之,這位牛津畢業生簡直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飛就到了天上。

可是,那些重用羅文幹的舊式政客們永遠都不會明白他身上那種從西方學到的司法獨立精神,為了這一點,他是可以一夜之間放棄所有官位的人。

作為一個現代法律人,羅文幹開的第一炮當然會打向袁世凱。1915年,袁世凱為了稱帝,搞了一幫文人做“籌安會”,鼓吹帝製,為袁世凱登記做輿論準備,這當然是對中華民國國本和憲法的最大威脅。一個叫賀振雄的在《順天時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的檢舉信,要求司法部門查辦這個違憲組織:

為擾亂國政,亡滅中華,流毒蒼生,貽禍元首,懇請肅政廳長代呈大總統,嚴拿正法,以救滅亡而謝天下事。竊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奸奴誤國,人得而誅,我古神州四千餘載,君主相傳,幹戈擾攘,萬民塗炭,四海瘡痍,稽披曆史,至為寒心。自唐、虞揖讓,天下謳歌,暨湯、武征誅,人民殺伐,國無寧歲,民無安時。七雄相並,五霸競爭,秦吞六國,漢約三章,王莽出,光武興,曹操稱雄,司馬逞智,南北六朝,梁、唐五代,陳後主,隋煬帝,武則天,安祿山,宋太祖,元世宗,明朱氏,清覺羅,各代君主,而今安在?惟留禍害,傳染中華。自古愚人,相爭相奪,稱帝稱王,因一時昏迷不悟,徒博眼前虛榮,而遺子孫實禍,誠可憐而可哀也。在昔閉關時代,相爭相奪,猶是一家,今則環海交通,群雄眈視,一召滅亡,萬劫難複。叔寶餘無心肝,何至於此?吾民國共和創造,未及五載,而沙場血漬,腥臭猶聞,人民痛苦,呻吟未已,我大總統手創共和,力任艱巨,四年以來,宵衣旰食,劍寢履皇,維持國政,整理軍務,削平內亂,親睦外交,不知耗多少心血,費幾許精神,始克臻此治理。現方籌備國會,規定法院,整飭吏治,澄肅官方,惟日孜孜,不遺餘力,民生國計,漸有秩序,四年之間,國是已經大定。內外官吏,誠能以國家為前提,輔弼鴻猷,綏厥中土,國力日見其發展,國基日見其鞏固。而謂吾中國不適於共和,不能不用君主政體,真狗彘不食之語也。吾敢一言以告我同胞曰:有吾神聖文武之袁大總統,首任一期,規模即已大備,若得連任,國政即可完全,不十年間,我中華民國共和程度,必能駕先進之歐美,稱雄地球。況我大總統高瞻遠矚,碩畫偉謀,既鏟除四千餘載專製之淫威,開創東亞共和之新國,不獨人民頌禱馨香,銅像巍峨,即世界各國,亦莫不欽仰其威信。何物妖魔,竟敢於青天白日之下,露尾現形,利祿薰心,熒惑眾聽,嚐試天下,貽笑友邦。窺若輩之倒行逆施,是直欲陷吾元首於不仁不義之中,非聖非賢之類,蹈拿破侖傾覆共和,追崇帝製之故轍,貽路易十六專製魔王流血國內之慘狀,其用心之巧,藏毒之深,喻之賣國野賊,白狼梟匪,其計尤奸,其罪尤大。嗚呼!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妖孽者誰?即發起籌安會之楊度、孫毓筠、嚴複、劉師培、李燮和、胡瑛諸賊也。振雄生長中華,傷心大局,明知若輩毒勢彌漫,言出禍至,竊恐覆巢之下,終無完卵,與其為亡國之奴,曷若作共和之鬼,故敢以頭顱相誓,腦血相濺,懇請肅政廳長,代呈我大總統,立飭軍政執法處,嚴拿楊度一幹禍國賊等,明正典刑,以正國是,以救滅亡,以謝天下人民,以釋友邦疑義。元首幸甚!國民幸甚!謹上。

這篇檄文簡直比當年的駱賓王《討武後檄》有過之而無不及。名為尊崇袁世凱,實際上是把袁世凱逼上了法律和道德的審判台,隻要袁不收手,那些罵籌安會諸人的話就落實到了袁身上。

羅文幹作為檢察廳長,當然對這樣的檢舉負有回複與承辦責任,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馬上找到自己的頂頭上司——司法總長章宗祥,要求盡快查辦此案。一個檢察官要在大總統的頭上動土,這在中國的官場文化裏可是不多見的。章宗祥本是袁世凱的人,不僅不跟著羅文幹玩司法獨立,還嚴詞駁斥了羅。這個牛津大學法學畢業生遭受到了理想與現實的第一次激烈碰撞,他輸了。

羅文幹一怒之下辭去了檢察廳長的職務,如果他還在這個位置上,又無能力查辦,那就和袁世凱、章宗祥等人是共犯了,對於一個理想主義者來說,這是不能忍受的汙點。羅文幹的辭職當然給了袁世凱很大的政治壓力——因為全國上下都知道羅辭職的原因。辭職宣告了司法界對袁世凱稱帝圖謀的違憲質疑,這是在製度內部對袁世凱發動的最強有力的革命,其宣示意味甚至超過了後來蔡鍔的軍事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