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民國42(2 / 3)

民國曆史上最容易的一次革命就是對袁世凱的革命,還沒等革命者們親自來革,袁世凱就一命嗚呼了。“洪憲帝製”沒折騰幾個月就徹底報銷,羅文幹這樣的護國先鋒當然要大搖大擺地班師回朝。他回到北京後先後任修訂法律館副總裁、大理院副院長、司法部次長等職,在司法界的地位可謂如日中天,與此同時,時年31歲的他還兼任北京大學教授,成為政治和學界雙棲的大腕兒。

以羅文幹的能力,完全有可能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司法改革,但北京的政治風向變得太快,1923年,直奉戰爭結束,直係大勝,吳佩孚組織了一個“好人政府”,素來被尊為好人第一的羅文幹成了這個政府的財政總長。財政總長一直是民國政府組織中最要害的職位,因為任何一個政府要維持下去必須要有堅強的財政做後盾,財政一出問題,政府馬上垮台。羅文幹這個法律人才被推到了財政總長的風口浪尖,注定了要承受他安全沒有預料到的一場大風暴。

作為財政總長,羅文幹的首要任務是給財政已經枯竭的政府找錢,首先是政府人員本身要發工資,更重要的是給後台老板吳佩孚籌集軍餉。他想到了一個聰明的公務員能想到的一切辦法:包括加稅、發行債券等等,可惜政府的信用幾乎已經破產,加之軍閥割據,這些正經辦法都遭到各地的堅決抵製,無奈之下,羅文幹隻好回到老辦法:向外國財團借款。這也是從孫中山到袁世凱都不得不去用的辦法。

當時的國際局勢十分複雜,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數年。中國也美其名曰“戰勝國”,作為戰利品,中國從奧匈帝國那裏曆年積累的借款可以一筆勾銷,但聰明的歐洲金融界人士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把一部分奧匈帝國國家的債權轉到了私人名下,這些私人的國籍又屬於意大利等戰勝國,根據國際法,奧匈帝國借給中國的錢可以一筆勾銷,但私人借給中國的錢不能抵消,為了能讓這些私人債權不至於打了水漂,列強在華財團決定趁中國又要借款的時機提出延長奧國借款合同的要求,名為延長,其實是確認債權的一種方式罷了。羅文幹和他的上司、國務總理王寵惠躊躇再三,還是決定接受這一條件,雖說是“人在屋簷下、怎敢不低頭”,但畢竟還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辦事。經過這些妥協,羅文幹從西方財團那裏借來了60多萬元錢,這點可憐的錢除了留下10萬給公務員發工資,剩下的全充作了吳佩孚的軍餉。

羅文幹錯就錯在把這剩下的50多萬款前都給了吳佩孚,這可把直係軍閥內部的矛盾都公開了。直係內部當時本來是曹錕和吳佩孚的天下,而吳佩孚日益做大,讓想當總統的曹錕如芒在背,現在又公然把自己拋在一邊,在他看來簡直是欺人太甚了。曹錕當然也有自己的人,他想趁這個機會向王寵惠內閣以及總統黎元洪發難,爭取取而代之。

1922年11月18日晚,北京東廠胡同。大總統黎元洪的官邸來了三個氣勢洶洶的客人,他們是眾議院議長吳景濂、副議長張伯烈和華義銀行買辦李品一。要說起黎元洪的這個大宅子,可是頗有來曆,那本是清朝權貴榮祿的府邸,辛亥革命後被袁世凱買了下來送給黎元洪。黎元洪起起落落,都沒有離開過這裏。

三人原來是向大總統舉報羅文幹違法的。表示由財政總長羅文幹擅自簽訂奧國借款展期合同實屬違法,因為奧國借款經巴黎和會決定已作為賠償中國的一種債票,羅此舉使國家損失達五千萬元,他們還揭發羅在簽訂借款合同過程中受賄。其中,華義銀行支付給財政部的8萬英鎊支票上和財政部公函上羅文幹的親筆簽名,便是他受賄的書證,李品一可為證人。吳景濂幾乎是逼迫著要求總統下令立即逮捕羅文幹。

黎元洪已經是個沒有任何實力的人,對這種明顯違法的事情他就是想拒絕也沒有什麼辦法。他拿著文件,嘀嘀咕咕不願答應,吳景濂素來知道黎元洪膽小怕事,於是趕緊煽風點火道:“如果羅文幹逃走,那麼責任就全在總統身上了,請總統不要再猶豫了。”黎元洪生怕出點錯誤讓曹錕抓住借口把自己趕下台,隻好答應。

這是民國曆史上最無法無天的一頁:一個內閣主要閣員在未經任何司法部門許可的情況下被軍事當局逮捕。執行總統命令的是步兵統領衙門的統領聶憲藩以及京師警察總監薛之珩。統領衙門的人帶著拘捕公文迅速到達羅宅。當時,羅文幹正好帶著媳婦看電影去了,沒在家,步兵衙門的人倒也不掃人家的雅興,在家裏坐等。羅一回家,即被宣布逮捕。羅文幹雖然見過大風大浪,但對這種公然違法的事情還是聞所未聞,就算袁世凱也做不出這種事情來。他是一個遵守程序的人,看了看步兵統領衙門的公文:

奉大總統手諭,準眾議長吳景濂副議長張伯烈函開:“財政總長羅文幹訂立奧國借款展期合同,有納賄情事,請求諭飭步兵統領捕送地方檢察廳訊辦。”等由,準此,仰該統領即便遵照,將該總長捕送京師地方檢察廳拘押,聽候訊辦。此諭,等因奉此。合亟仰該徘長即便前往將羅文幹一名拘捕前來,聽候函送檢察廳訊辦,切切勿延!此令。

羅文幹大怒。這種公文簡直是兒戲一般,不把民國法律放在眼裏,完全是封建帝王的口吻和姿態。但他基於對總統權威的維護,以及說清楚事實的需要,還是答應了和來人走,隻是忿忿地說道:“我當然跟你們去,不過這種做法,簡直是笑話,荒唐極了。”

羅文幹被押到了京師地檢廳。不久前,羅文幹還是這裏所有檢察官的頂頭上司,如今竟然是下屬來看押長官,真叫人尷尬不已。京師地檢廳的廳長是熊元襄,這位熊元襄是留學日本且有法學家庭背景的人,是天生的司法獨立追求者。他一眼就看出羅文幹案的蹊蹺。現在問題的關鍵已經不是羅文幹是不是有貪汙行為,而在於查辦程序完全違法,如果任由議長吳景濂等人脅迫總統,年輕的中華民國司法係統就會被踐踏得當然無存。既然人給送來了,熊元襄決定公事公辦,用法律的方法來對抗這種公然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