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購人員的管理
零售企業采購管理水平取決於采購人員的素質。采購計劃的製定、貨源的確定、資金的使用、庫存的控製等一係列采購行為,無不與采購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成功的零售企業,必須擁有大批高素質的采購人員。應當看到,由於采購行為的特殊屬性,當製度不完善時,采購過程會伴生著商業賄賂,不僅降低了采購質量,而且敗壞了企業形象。能否有效遏製采購環節的商業賄賂問題,是采購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同時,國家也會從法製建設上,逐步創造必要的監督和約束機製,防止和懲治侵害公司利益的犯罪行為。當然,從零售企業自身來說,首先要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采購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其次是完善管理體係,實行科學化的管理;最後才會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采購環節出現的犯罪問題。
1.采購人員的素質要求
(1)思想素質。要通過與采購人員進行係統、經常的企業精神教育,培養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他們與企業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造就良好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維護企業的利益,樹立良好的形象。特別是要使他們知道,良好的從業信用是立身安命之本,使他們自覺地在從事采購業務時,公開、公平、公正地與供應商打交道,不做有損公司利益和公眾利益的事情。
(2)業務能力。要通過開展專業化的訓練,重點培養采購人員對商品的認知能力和與供貨商談判的素質,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從業素養,而且要掌握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方法。比如,預測商品走向的能力,了解顧客需求的能力,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分析市場信息的能力,等等。
(3)知識結構。一名合格的采購人員,應當具備多學科的專業知識,特別是與采購業務直接相關的商品學、市場營銷、經濟法、數學和計算機管理等學科知識。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更要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增強自己應對複雜局麵、作出正確決策的專業功底。有的企業還要求采購人員要從事過其他崗位的工作閱曆,比如,擔任過分店經理或商品部長,采購人員和中間管理人員及分店指導人員要定期輪換等。
2.采購業績考核
采購業績考核,在本質上對采購成本和采購質量的控製能力檢驗。這也是零售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源頭之一,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手段。應當看到,對采購業績的考核,不僅僅是看采購環節如何運作,主要是采購進來的商品在銷售環節的表現情況。一般來說,對采購業績的考核體係主要由以下指標構成:
(1)商品結構。商品結構是使采購商品的組合方式體現零售企業的業態特征和滿足目標顧客需求的考核指標。一個零售企業,如果暢銷商品占主導地位,並能夠及時地引進一些前瞻性的新商品,表明它的商品結構是令人接受的。反之,如果滯銷商品大量存在,並且長期得不到處理,就是不合理地占用企業的經營資源。這樣的商品結構是需要盡快調整的,這也是對采購人員的挑戰。成功的采購人員總是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形勢的變化,及時預測和調整采購商品的結構。
(2)銷售額。一種商品采購是否成功,關鍵是看銷售表現。采購人員必須對銷售額計劃的完成負有重要的責任。因此,零售企業要通過對商品逐項地進行分類,製定科學的銷售考核指標,以便對采購業績進行成功的管理和控製。
(3)毛利率。毛利率是反映零售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性指標。能夠為零售企業帶來足夠利益的,總是那些銷售額占較大比重的主營商品。如果毛利率達不到應有的水平,首先要從源頭抓起,對照檢查采購商品的結構、采購商品的價格、采購環節的費用是否合理,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采購戰略。
(4)周轉天數。周轉天數是指商品從購進到銷售所占用的時間。周轉天數越長,資金和場地占用產生的相關費用越高。在零售企業的銷售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影響商品周轉天數的原因,主要是采購商品的策略。良好的采購決策,往往可以大大地促進商品流通,加快周轉速度。
(5)商品到位率。在短缺經濟時代,能夠購進商品,就意味著獲得了經營資源。同樣地,在市場經濟條件的買方市場時代,也存在著爭奪商品資源的問題。因為,能夠為零售企業帶來滾滾利潤的商品,也是不多的。保證商品按照采購計劃,準時、保質、保量到位,是采購工作水平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