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采取修正行動來更正偏離或修改不當的績效標準控製程序的最後一步就是采取修正行動。修正行動有治標與治本之分。治標修正行動是可以馬上修正問題,並暫時校正偏差的行動;而治本修正行動是先找到產生偏差的原因和症結,然後從最根本的源頭上著手糾偏。治標修正行動常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治本修正行動是抓住事物的本質,解決隱藏在現象背後最深刻的病因。成功的銷售管理人員常是治本地除去造成偏差的原因。
2.控製的類型
銷售控製主要包括年度計劃控製、盈利控製、效率控製、營銷審計等多種不同的控製類型。
(1)年度計劃控製。年度計劃控製的目的是確保年度計劃中所製定的銷售額、利潤和其他目標的實現。年度計劃控製的內容主要是對銷售額、市場占有率、費用率等進行控製。
①銷售額分析。銷售額分析就是衡量並評估實際銷售額與計劃銷售額之間的差距。
這種方法是用來衡量不同因素對造成銷售差距的影響程度。例如,某公司年度計劃中規定:某種產品第一季度出售4000件,單價1元,總銷售額4000元。季度末實際售出3000件,售價降為0.8元,總銷售額為2400元,比計劃銷售額少40%,差距1600元,原因是售價下降和銷售量減少,但二者對總銷售額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
由此可見,三分之二的差距是由於沒有完成銷售計劃造成的。因此,應該進一步深入分析銷售量減少的原因,以便進行有效控製。
②市場占有率分析。銷售額分析不能反映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隻有市場占有率分析才能揭示出公司同其競爭者在市場競爭中的相互關係。例如,某公司銷售額的增長,可能是由於公司營銷績效較其競爭者有所提高,也可能是由於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的改善使市場上所有的公司都受益。而與某公司和競爭對手之間的相互關係並無變化。如果市場占有率上升,表示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反之,則處於劣勢。在進行市場占有率分析時,要注意考慮下列情況:外界環境因素對於所有參與競爭的公司的影響方式和程度是否始終一樣;是否有新的公司加入本行業的競爭;公司是否為提高利潤而有意采取的某種措施,導致市場占有率下降等。
③銷售費用率分析。年度計劃控製要確保公司在達到銷售計劃指標時,銷售費用並無超支。如某公司營銷費用占銷售額的比率為30%,其中所包含的五項費用占銷售額的比率分別為:人員推銷費用15%,廣告費用5%,促銷費用6%,營銷調研費用1%,營銷行為管理費用3%。
管理者應該對各項費用加以分析,並將其控製在一定限度內。如果費用率變化不大,處於安全範圍內,則不必要采取任何措施。如果變化幅度過大,或是上升速度過快,以至接近或超出控製上限,則必須采取有效措施。
此外,還要對顧客態度進行查詢和分析,以保持良好的公司形象。
通過上述分析,如果銷售實際與年度計劃指標差距太大,公司必須采取調整措施:或是調整銷售計劃指標使之更切合實際;或是調整營銷策略,以利於實現計劃指標,如果營銷指標與策略都沒有發現問題,則應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查找原因,並加以糾正。
(2)盈利控製。要進行盈利控製,首先必須要先進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就是通過財務報表和數據的一係列處理,把所有利潤與成本分攤到諸如產品、地區、渠道、顧客等方麵,從而衡量出每一因素對於公司最終獲利的貢獻的大小,獲利能力如何。編製損益表是進行獲利能力分析的主要工具。編製損益表的關鍵在於收益的歸屬與成本的分攤。編製損益表的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有關營銷費用轉化為各營銷職能費用,如市場研究、廣告、包裝、運輸、倉儲等。
第二步,將已劃分的各營銷職能費用按分銷目標,如產品、地區、客戶、銷售人員、渠道等分別計算。
第三步,擬定各分析目標的損益表。
盈利能力的分析,為產品的營銷組合決策提供了依據。為做出最佳營銷組合選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效率控製。銷售分析、市場占有率分析和獲利能力分析顯示了公司在某些產品、地區或市場上的績效情況。為了更進一步查找績效不佳的可能戰略原因,則需要進行效率分析。
①新產品的效率。新產品上市成功的比率;新產品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百分比。
②渠道的效率。新渠道的增加及渠道的成長性;分銷的及時性。
③銷售團隊效率。每位銷售人員平均每天進行銷售訪問的次數;每進行100次銷售訪問所接下的訂單數;每次接洽的平均銷售訪問時間;每一期間的新顧客開發數目;每次銷售訪問所產生的平均收益;每一期間所喪失的顧客數目;每次銷售訪問的平均成本高低;銷售成本占總銷售額的百分比;平均每次銷售訪問所發生的實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