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夫妻兩人將房子以105萬元賣給外地來北京做生意的一對夫妻,然後用一個月2 000多元的租金租了一間兩居室,兩人算了一下,105萬元可以住將近40年的時間。不過,夫妻倆還是又買了一間二手毛坯房,單價1.3萬元/平方米,三室兩廳南北通透板式小高層。原來的105萬元在銀行辦了VIP卡;205萬元的房款貸款95萬元,20年還清,房子還特別寫老婆名,因為老婆是首次購房可以享受7折利率。
結果,這對收入在北京不算高的夫妻工作6年,原來是一無所有,就靠著有效率地存錢,在北四環邊住上大戶型的房子,還買了小車,總資產從0升到250萬元 (欠銀行95萬元,實際155萬元),全部都是靠薪水精省出來。
用“人”賺錢,跟用“錢”賺錢的不同就在於,替人打工賺錢的族群,必須要靠“工資”生存,所以一定要先有“工作”才能有錢;一旦工作能力減退,賺錢能力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但是,越有錢的人,卻越能夠運用“錢生錢”的力量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並且能夠“有錢有閑”地去考證照,擴展人脈,上課投資自己加強專業能力,或是出國旅遊增長見聞,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
但是,貧窮的人卻必須花更多的工時,兼好幾份工作,去維持原來的生計,整天忙個不停,沒有時間投資自己,也沒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天累得要死,卻沒有錢理財,沒有資金投資自己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能,整天被局限在單一的環境下,競爭力當然越來越小。
當然,如果全世界都沒人工作,隻用錢來賺錢,那經濟社會也沒辦法運作。也有一些專業人士,隻擁有一份工作,卻已經為自己帶來非常可觀的財富。但如果您不是這類人,就千萬別小看“錢生錢”的力量。如果投資收益率有10%,單身貴族想存100萬元,每月投資的金錢多寡,就決定存到100萬元的時間有多快。
每月存506元,30年可有100萬元。
每月存1 454元,20年可有100萬元。
每月存5 228元,10年可有100萬元。
每個人的腦力與體力總是有限,如果你想要打敗通脹,扭轉劣勢,你不但要想辦法開源拓展你的“工作收入”,更要靈活增加你的“理財收入”,你才能及早享受“財富自由”的美妙,千萬別小看“錢生錢”的力量!
投資,可以從“小”開始
還記得,一次在台灣上TVBS電視台“Money我最大”的節目錄像,當時,節目正在討論“上班族到底要存多少退休金才夠?”
一位小姐打電話進攝影棚問:“我的工作不穩定,每個月可能隻能存兩三千元台幣,這樣,我還有資格理財嗎?”
我馬上回答她:“恭喜你,隻要你開始下定決心理財,你就開始了成功的第一步。”
說是做的“仆人”,做是說的“主人”。投資,本來就可以從“小”開始。錢越少的人,就越應該下定決心理財。如果你每個月都能用心聰明地省錢,把錢努力用在對的地方,不但有可能不讓家庭開支出現負數,還有可能創造額外收入。尤其,現在的物價上漲幅度驚人,如果你隻把錢乖乖放著定存,錢一定會越來越薄,唯有通過持續不斷的理財,讓手上的資金也跟隨國際趨勢上揚,才能減少錢越存越少的壓力。
很多人說:“物價不停上漲,我的薪水光是應付開銷都不夠用了,小錢要從哪裏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