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Money 投資篇 (3)(2 / 3)

2.清楚目前財務狀況,擬定“短、中、長期”計劃

家中的每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金錢需求,比如,新婚夫妻生孩子的費用、全家人買第一間房子的資金、子女的教育經費,或是夫妻兩人的退休準備。每一個人的理財目標,都是需要好好計劃的,但是,在固定的收入下,必須先清楚目前家庭的財務狀況,擬訂合理的“短、中、長”期計劃,要有全盤的考慮,才能讓家庭的在每一個“用錢關卡”都能平安度過,甚至家有餘糧,永遠沒有斷炊之苦。

3.先求穩定回報,不要胡亂投資

“理財”不一定就等於“投資”,其實,投資隻是理財的一個環節。如果家庭理財的目標混亂,或是負責家庭理財的成員胡亂投資,就有可能打亂了原來的家庭理財目標,而讓家庭財政陷入危機。一次的錯誤,可能就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來彌補。因此,家庭理財應該首重“穩定回報”,並且要有至少半年以上的家庭儲備金,才能隨時準備不時之需。

不要隨便“借錢投資”

一位求職運一直不錯的朋友,每個月收入有7萬元台幣,而且工作穩定,公司有合理的上下班時間,員工福利也很不錯。但才剛買了房子的他,卻常跟我慨歎錢不夠用。工作運這麼順,而且還單身的他,照理來說,生活應該是過得很好才對。

原來,前年有朋友告訴他一張超熱門的燙手明牌,但他手頭現錢不夠,於是就決定融資買股票,結果明牌卻沒有奏效,他在股票下跌後,再借錢加碼,結果,還是看錯方向賠了150多萬台幣。後來,他隻好約定每個月還3萬台幣,要花4年多的時間才還得完,所以,背了一身債務的他,一直覺得錢不夠用。

還有一位學弟,大學畢業後存了幾十萬台幣,交了女朋友的他,想要在3年內結婚買房子。剛巧又有朋友報他股票內線,而且還拍胸鋪保證未來會上漲,讓他聽了非常興奮,但又苦於手頭沒有那麼多現金,於是就咬牙跟銀行貸款,結果內線股票不但沒有發揮作用,還大跌特跌,讓他慘賠100多萬台幣。現在他為了還錢,隻好身兼兩份工作。

沒錯,很多人都想在股票投資中獲利,但是,散戶們如果整天跟著消息殺進殺出,是不一定能在賬麵上獲利的,因為大環境變動快速,有時,就連專家也無法掌握。當然,有很多企業都能成功運用杠杆操作的方式投資獲利,但對於沒有太多投資經驗的人來說,卻是很危險的一種作法。

最常看到的狀況,就是通過理財型房貸、信用貸款,或是跟親友借錢投資股市,並且期望在短期內就有豐厚的回報。而最大的風險就在於,因為這筆資金不是你的,當你所投資的股票“不升反跌”,投資一失利馬上慘遭套牢,這樣不但沒有賺到錢,還可能馬上要背負一筆不小的債務。別小看100萬的債務,如果不計算利息,每個月還2萬元,債務人也起碼要還上4年的時間,對於剛起步的社會新人,或是負責家庭收入來源的一家之主來說,就是不小的影響。

其實,在股市投資的領域,最忌諱的就是投資一筆你根本不準備失去的資金,而且還期望在短期內有豐厚的回報。如果你無法承擔判斷錯誤的風險,您倒是可以多參考大師們的方法,比如,股神巴菲特最不喜歡在股市中短線“殺進殺出”,他的選股原則,一向都是考慮公司未來5年到20年的前景;而他最成功的投資之一,就是在1973 年用1 100萬美元買入《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而去年底,股票的價值已漲至13億美元,等於在33年內升值了117倍。

所以,投資股市千萬別投資你根本不懂的項目,如果你完全不清楚投資標的的潛在價值,你更不應該用“借錢”的方式投資,以免影響你的財務基礎。

“擦鞋童”理論[4],拒絕“追高殺低”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香港,在銀行看到一位老太太排隊要開戶買基金跟股票(香港的一些銀行也有股票交易服務),排了半天。一位小姐看她排得辛苦,於是主動走過去要她先填寫資料,但搞了半天,才發現她根本就不認識字。什麼都不了解的老太太,不認識字也要趕股市熱潮,還跟著排隊要買,但她開戶是要買哪些股票、基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