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整整十年,如果你還以為女性隻會消費,不善理財,那就大錯特錯了!新時代的新女性不僅賺得多,而且更懂得如何聰明地賺;不僅關注潮流趨勢和美容方向,更會時刻留心下一個投資熱點在哪裏,相信投資公募基金已是聰明女人的理財首選。據統計有六成的基金客戶都是女性,其中單筆投資的比重又高於定期定額。如果每個月強迫自己投資1萬元在定期定額的基金上,假設年收益率是5%,約7年的時間就可以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18歲開始投資,25歲就能夠有將近100萬的本錢。但基金的投資有漲有跌,購買基金的女性投資人必須隨時注意最新的財經變化,選對基金公司,隨時關心自己的投資,不能隻是定期定額地存入錢後就置之不理,然後就期待有非常好的收益。
基金是財婦投資首選
人們常說的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財產,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基金投資是一種風險小,但是回報豐厚的投資手段,所以基金是財婦們投資的首選。
基金有兩種投資方式,即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其中,定期定額的方式,類似於銀行儲蓄的“零存整取”,程序非常簡便。客戶隻需一開始與銀行約定一段時期(一般為一個月)內某一固定的日期,投入固定的金額申購開放式基金即可,可以申購同一隻開放式基金,也可以投資一定的基金組合,申購費率在1.5%左右。每個月銀行將自動從其賬戶中劃出這筆錢,來投資事先約定的基金。這種投資基金常被稱為“懶人理財術”、“傻瓜理財術”、“小額投資計劃”等,是財婦的首選。
孫文蘭在一家醫院做文員。自參加工作以後,她很體諒父母養家的辛苦,沒有像同齡人中的不少月光族一樣,把工資都花掉,而是盡量把錢攢下來。她覺得,現在雖然沒有需要大筆花錢的地方,但將來肯定是需要的,人在不需要花錢時不會對錢有什麼感覺,但需要花錢時就會覺得錢很少。她意識到不能隻是工作和儲蓄,還需要投資。
2004年9月,她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基金專題,讀到了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正在發行新基金的消息。於是,她一連研究了好幾天,大致明白了基金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她決定把自己好幾年存下的3000元錢,用於認購中國優勢基金。
在選擇基金時,孫文蘭非常注重自己獨立學習和研究。 她說,大多數人買賣基金時,都是聽銀行工作人員推薦。而銀行工作人員通常是在賣哪一隻基金時,他們就會推薦哪一隻。“其實,銀行客戶經理自己也不並見得對基金有多麼了解。更何況一個賣瓜的,如果不誇自己的瓜好,怎麼能夠賣得出去呢?”
孫文蘭認為,在購買基金前自己先了解清楚,肯定比單純聽別人介紹要強。她說,投資是有風險的,經過自己了解過的事情,如果發生虧損了,也會虧得比較明白;如果自己不主動去先了解,萬一虧損時,就會想責怪別人,而這樣做並不會有什麼用處。
孫文蘭購買的基金主要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為主。她表示,之所以選擇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是因為這是一家合資公司。由於基金在進入國內前已在海外存在了很長時間,合資基金公司可能會在管理基金方麵更有經驗。另外,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總經理王鴻濱是一位女性,這也是孫文蘭選擇該公司的一個原因。在孫小姐樓下,正好有一家建設銀行的營業部。當她去買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時,這家營業部的基金交易係統還沒有開通,銀行的工作人員帶她去另外一家營業部購買,由於對具體開戶手續不很清楚,她來回跑了好幾趟才把手續辦完。
對於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一直鼓勵投資者做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的行為,孫文蘭很認同。2006年年初,她曾打算辦理基金定投,但由於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要求每個月的定投下限為500元,而這對於孫文蘭來說,是一個過高的數字,所以她沒有做成。後來,她看中了每個月花100元就可以做定投的易方達積極成長基金,但當她到中國銀行的營業部要求辦理該項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員反問她道:“我們有這項業務嗎?”這讓她頗有點失望,後來就沒有辦成。
幾年前,孫文蘭在購買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時,當時買基金的人還非常少,那時她想,要是基金能給她帶來每年5%至10%的收益率,就很不錯了。現在看,基金的實際表現遠遠超過她的預期。孫文蘭說,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銀行裏買基金的人明顯比過去增加了,幾乎任何一個銀行網點都可以買到基金。她第一次買基金時,就曾向她媽媽推薦過,並曾試圖說服他哥哥也買基金,可惜都沒有成功,這讓她多少有點沮喪。現在,文蘭已不再推薦他們買股票、基金了,因為市場風險已越來越大。如果他們現在想買,建議他們買風險低一些的基金。
基金之所以會成為財婦們的投資首選,是因為基金投資是由專家操作投資的,而自己除了承擔很低的費用之外幾乎沒有別的事情需要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