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股市掘金,穩中求勝——麗人冷靜炒股票(3)(1 / 3)

其實不要跟風亂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隻是真正落實的人依然少之又少,特別是一些年輕女性,自己缺乏主見,極易盲目跟風,若能通過自我認知以及嚴守規則認識自己的盲點,勢必能夠在投資難度增加的環境中,跑贏大盤,實現理財目標。

張欣是個剛參加工作的白領,早在上學的時候就對證券交易充滿了興趣。但她學的是工科,對股市什麼都不懂,所以也一直沒有支持她進入股市。

隨著股市越來越火爆,炒股的人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動心,總是躍躍欲試。帶著從炒股的實踐中學習金融理財知識的想法,張欣啟動了她的炒股計劃。

不過,開戶後她並沒有馬上入市,而是猛看投資股票方麵的入門書籍,首先建立自己的投資意識。在一個月的摩拳擦掌後,她終於忍不住興奮地買了第一隻股票———新世界。

張欣參加工作還不到兩年,薪水不高開銷不小,平時也沒存下多少錢,這第一次投資就是6000元,5天後漲到了13.2元。投資5天收益率就達到10%,她不禁心花怒放,於是趕緊把它賣了,好好享受了一下投資賺錢的快樂!

在這種狂熱的心情下,3月份的時候她還買了攀鋼鋼釩、國電電力、廣州冷機等幾隻股票。那個時候的她就像幸運兒一樣,買什麼漲什麼,這幾隻股票都賺了超過15%。

可能這就是賭博的魅力:什麼都不懂的新手,一進場就讓你贏得開心,興趣越來越濃,隨後越來越貪心,投入的本錢越來越多。可當她炒股一個月後,在跟同事交流的時候才發現,他們那才叫賺哪,收益率達到或者接近100%的可不在少數。她一下子變得非常懊惱,為什麼她就沒有選到那些天天漲停的“瘋子股”呢?

在這種純粹追求利益的心理下,她迷失了方向。她開始沒有主見地聽同事推薦,或是相信網上的小道消息,追漲、跟熱點、賭年報、季報……

張欣一直進行短線操作,參與過的股票包括豐原生化、長安汽車、寧波聯合、寧滬高速、浙江醫藥、ST黑豹……但這些股票基本上都是她一買進它就停漲,或者漲得奇慢無比,如果大盤一跌,它就隻有跌得更快的份兒。她天天看著它們的價格等得心煩,最後終於忍不住賣掉了。嘿,她一賣它就又開始狂漲!追漲的結果就是一無所獲,全都讓她灰心喪氣,那段時間她的心情跌到了低穀,幹什麼都提不起勁。

折騰了快兩個月之後,她開始反省自己的瘋狂行為。她炒股的初衷是為了學習金融知識,要在實踐中逐步總結經驗教訓,不能盲目地憑運氣地買賣股票,更不能盲目相信他人的推薦或是小道消息而跟風,而是要認真做好預備功課,分析行情分析公司的運營狀況,理清思路,不能衝動,要理性地買賣股票。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她又在實踐中學習了近一個月。最近幾次操作明顯地規範了,她適當減倉,注意控製好倉位,及時調整股票份額。從目前來看,她覺得效果還不錯,而且自己的心理素質也得到了鍛煉,不僅僅為了賺錢,而是帶著學習和充實、發展自己的心態來看待。明確自己做這件事的目的後,反而輕鬆了很多,也在此過程中找到了很多快樂!

投資人普遍有“跟風情結”,雖然資產配置喊得震天價響,還是有人覺得太過深奧,根本聽不懂,也沒有多餘的心思去進行配置,很多人遇到所謂的“行家”後,就雙手一攤跟人家說:“你直接告訴我可以買哪隻熱門股票就好。”

怎樣避免跟風隨大流的毛病呢?你不妨畫一張財富地圖通往財務自由,理財是處理錢的方法,不是要一直賺錢,隻有建立自己的投資地圖,清楚所在位置與終點站,才不會迷失於人性的弱點當中。

買股票的時候,看股評是少不了的,但是,有的股評就是莊家的托,說的話真真假假,弄不好,對自己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當股評說某個股票形勢不樂觀,有可能說的是真話,該股票或許真的不行了,也有可能是假話,莊家想借股評造輿論,打壓散戶,達到吸籌的目的;當股評說看好某某股票,可能是真的,或許該股票真的不錯,也可能是假話,莊家借此鼓動散戶去接盤,而自己在悄悄出貨。這種事情天天都有,一不小心就中套,如果看了這個股票籌碼分析,就比較容易識別出來,不輕易犯這樣的錯誤。

實際上無論股市上漲還是下跌,都代表著社會財富和利益在不同投資者集團之間的重新分配。理財是一種綜合的長期規劃,而投資則是理財的一種手段。那麼,當反潮流“撞擊”投資理財時,反潮流就含有一定的投資機遇。

當市場喜訊頻傳,經濟報道極為樂觀誘人之時,可能將很快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蠢蠢欲動。投資者對“權威”的崇拜, 由此而來的投資理念統一性及投資行為的一致性, 最終造成了大量的“跟風”、“跟莊”的投資行為,最終的結果則是廣大中小投資者被“莊家”、“機構”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