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房事”大事, 理性購置——麗人理性置房產(4)(1 / 3)

另外,王小姐也有自己的主見,現在工作剛剛有起色,且需要經常外出,地點都不近,有了車外出談事情可以不用老是打車或者蹭別人的車,而且活動圈子增大,交際麵也能擴大,構建的關係網也可不斷延伸,對於自己而言利大於弊。等生活有序了,事業發展了,再買房,輕輕鬆鬆,生活質量也能直線上升。最終說服了父母先買了車。

如今,她在工作之餘更可以開車自由享受生活,不再拘泥於城中的一小方天地,也獲得了更多的朋友和發展空間。

其實,先買哪個都是有利有弊的,需要進行科學地分析。

首先要明確的是,買房是屬於投資行為,而買車則是屬於消費行為。房子買下之後會升值,而車子是消耗品,日常開銷會比較大,但是車子會帶來很大的便利。

從投資的角度看,在股市低迷,國庫券、基金市場收益不好確定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價格卻節節攀升,這對於房地產投資者來說是個好現象。總的來說,房地產投資是收益較高、風險較小的一種投資項目,投資者往往能夠獲得穩定安全的收益。

然而想要買房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現在的狀況是,車價在降低,而房價在升高。如果是購買第一套住房,像北京、上海和廣州等這樣的大城市,別說現在房價這麼高,就算哪天房價要降了,價格也低不到哪去。即使按揭,首付20%的費用對很多人來說也很高,而用首付房價的錢用於買車卻幾乎有餘了。而且即使能夠付足首付的費用,以後的日子就要按期償還房貸,給日常生活帶來一定的負擔,也會對生活質量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而買車呢,首先汽車可以在外出時帶來絕對的方便。無論是工作上下班,還是購物、聚會、逛街等休閑活動,汽車都可以為你節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更重要的是,汽車可以明顯為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強度。相對於房子作為固定資產而言,汽車是流動資產,而且是能夠帶來極大流動性和效率的流動資產。汽車能最大限度地幫助使用者擴大活動半徑,尤其是對踏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而言,如果先選購了一輛車,能在更大的活動半徑內找到合作夥伴、社交對象以及類資源。在汽車的支持下,擴大了選擇麵、鞏固了社會聯絡強度,從而提升了交易成功率、職業表現能力與社交溝通質量。

然而買車也要麵對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盡管車價在不斷降低,但是買車後的用車費用高了,買車後就可能意味著更大的開支。從汽車的維護、修理、保養、美容、汽油消耗、汽車保險等方麵花銷出去的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另一個問題是,買房子還是租房子?哪個更合算?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按揭買房。許多城市家庭裏6個人買一套房,成為既定的事實。小兩口所有的積蓄,加上雙方父母的養老錢,隻為了能交上一套新房的首付。在接下來的很多年內,還要承擔著每個月幾千元的月供。父母總會老,難免會生病,後輩也可能跳槽甚至失業,孩子總是要生,生出來就要吃要喝,對於未來這些可能需要的花費,房子卸去了許多年輕家庭最後的一點應付能力。於是,生活的開支被盡可能地壓縮,生育的計劃被一再地擱置,所有的業餘愛好都變成一種奢侈,不敢跳槽,不敢創業,甚至不敢和老板提起加薪的事。為了一套房子,付出了很多很多。

其實,隻要合理規劃,租房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許多人認為,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裏,才會真正有家的感覺。一種必須澄清的理念是,買房是改善居住條件的途徑,租房也是,都能達到有房子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