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個人必須注意使這種貪心在適度的範圍內膨脹,否則就會咎由自取。有些時候,因為貪心往往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多人總會誤解有錢人,覺得他們明明有那麼多錢了,卻還在拚命地掙錢,簡直就是貪得無厭。事實上,掙錢多和貪婪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有錢人會理財,喜歡掙錢,是因為他們知道錢就是用來掙錢的工具,所以錢反而越來越多;而越是貪心,把錢看的很重的人,反而越是得不償失。
一個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總在想,假如我手頭要有兩萬元錢就好了。一天,這個乞丐無意中發覺了一隻跑丟的很可愛的小狗,乞丐發現四周沒人,便把狗抱回了他住的窯洞裏,拴了起來。這隻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這位富翁丟狗後十分著急,因為這是一隻純正的進口名犬。於是,就在當地電視台發了一則尋狗啟事:如有拾到者請速還,付酬金兩萬元。
第二天,乞丐沿街行乞時,看到這則啟事,便迫不急待地抱著小狗準備去領那兩萬元酬金,可當他匆匆忙忙抱著狗又路過貼啟示處時,發現啟事上的酬金已變成了3萬元。原來,大富翁尋狗不著,又電話通知電視台把酬金提高到了3萬元。
乞丐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走的腳步突然間停了下來,想了想又轉身將狗抱回了窯洞,重新拴了起來。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漲了,第四天又漲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漲到了讓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這才跑回窯洞去抱狗。可想不到的是那隻可愛的小狗已被餓死了,乞丐還是乞丐。
人的貪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像對財富的貪得無厭,對權力地位的貪婪成性,對美女俊男的貪戀,對國家財物的貪圖,對好酒好菜的貪杯貪吃,做生意上的貪便宜,娛樂放鬆時的貪玩,對下屬財物的貪賄愛賄等等,所有這些“貪”都是人的貪心造成的。
不可否認,人是有欲望的,正因為有了無窮的欲望,才有了人類追求上進的心;正是有了無數個人的上進,人類社會才一步步地向前發展,而且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進化。說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欲望的曆史這並不為過。但人如果過度放縱自己的這種欲望,則勢必變成貪心,那麼唯一結果就是作繭自縛,以失敗收場。做生意也是一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過於貪心,隻會失敗。
周璿和葉欣是打小玩大的好朋友,周璿理財多年,循序漸進小有所成,但是葉欣卻是對基金理財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周璿經常開玩笑說葉欣是一個菜鳥基民。一開始因為不相信基金能理財能讓錢生錢,周璿就根據自己的基金理財經驗,勸其買一隻貨幣型基金,因為這隻基金的好處是,一旦買入,可以每天或多或少地有進帳,且每到月未都可以分紅入帳,且不用交利息稅,是一隻天天有進帳,月月有分紅的“保本效益型”基金,一年來其收益絕對超過銀行一年的定期儲蓄收益。一開始,葉欣倒也開心,每天看到基金帳戶上多多少少的數字增長,臉上笑容與日俱增。
事隔不久,葉欣就又請教:“是不是還有收益比這個基金更高的基金可以購買?”周璿當然說有啊,於是就向其推薦了幾隻不同類型風格的基金,並且很負責任地告知:給這幾個基金設定一個“收益線”,一旦到了這個“收益線”就堅決“落袋為安”,因為周璿深知,基金理財雖不像股市炒股票那樣風險較大,但“入市須謹慎,投資有風險”這句話同樣適合基金理財。當時這位葉欣答應的相當痛快:一切聽你的,隻要讓周璿有錢賺即可。
第二年的上半年,事情正如周璿先前判斷的一樣,周璿推薦葉欣買的幾隻基金淨值一路看漲,隔三差五的葉欣會向周璿報告基金的市值增長情況,今天說基金市值比前幾天多了一個零了,過幾天又說基金市值變成兩個三個零了,直到有一天非常高興地向周璿報喜:手中的基金市值已經比本金多出五個零了,周璿一看日曆,時間卻好是5月23日,周璿就問:到了你當初設定的“收益線”了嗎?葉欣開心地說:早超過了。周璿馬上發出指令:那就在5月30日前“殺雞吃肉,落袋為安,保住利潤”吧!沒想到葉欣吃了一驚:你不是發燒了吧?你讓買的這幾個基金半年來的市值增加了十幾萬,現在股市行情這麼好,怎麼現在能“殺雞吃肉”呢?周璿再三告訴,股市有利空消息出來,希望還是聽從她的建議為好。葉欣在電話中支支吾吾。